“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這是兒時媽媽最喜歡說的話。
小時候最盼望過年的時候,過年,意味著有壓歲錢,有新衣服穿,意味著又長大了一歲。一到臘月,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著吃的,都在做著過年的準備。那個時候,媽媽一趟又一趟的往街上跑,每次總得帶點東西回來不可。父親老是喜歡笑話她,可母親照樣樂此不彼。過了小年,掃灰塵,祭灶神,家家戶戶如此。準備吃的食物往往都是在晚上,做肉丸,炸扣肉,廚房里看到的是父親母親忙碌的身影。那個時候,給我的感覺就是我的家真幸福。雖然平時沒有什么好吃的食物,可到了過年,這些東西都準備了。
過年的時候,平時不太喝酒的父親會一連喝上幾天。有的時候,甚至醉了?,F在看來,是我的父親注重親情,珍惜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時間。平時都是各忙各的,只有在節日的時候才會團聚在一起。
母親的兄弟姐妹眾多,外婆生養了十個。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是最熱鬧的時候,家里常常是幾桌人。外婆身體好的時候都是她自己掌勺,到現在我都在回味外婆做的飯菜,可惜早已尋不到了。初一兒子,初二郎。我的父親到死那天都在盼望著和我的外公外婆一起過年??蛇@卻變成永遠都實現不了的遺憾了,外公外婆封建。如果他們都活著,也許都能實現。
記憶中的過年,是蘿卜燉羊肉,是大盆的肘子肉,是一條條的扣肉......是充滿著儀式感。任何的不快都煙消云散,兄弟姐妹親情相聚。媽在,家就在。
我喜歡著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喜歡那些永遠留住的記憶。一大家子,幾十囗人,照一個全家福,幸福而美好。小時候的過年,是在一起守歲,即使眼皮打架,也要陪著,聽新年的鐘聲敲響,看父親拿著鞭炮去放。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響起炮竹聲,那個聲音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時光如水,淡淡如煙。轉眼,我就到了不惑的年紀?,F在回想父母所做的種種,我就會有一種感動。我知道他們勞動的艱辛,更能體會他們對來年的向往與敬重。
我曾固執的認為,過年就是一歲中最濃重的一筆,包含著盛大的狂歡。我心目中的過年就是全部的親人都團聚在一起,讓人感覺到家的溫暖。年味是全家團聚的喜樂氛圍,年味是晚輩孝敬長輩的那一杯酒,年味是滿屋的酒菜飄香,年味是兒孫環繞,年味是父母慈,兒孫孝。年味是那數不盡的天倫之樂。
記憶中的年味已經漸漸的變得越來越淡了,也許是物質生活變好了,年味早就沒有以往的儀式感。也許只有在商場中,在花市里,在車站,你才能感覺到它的到來。我曾如孩子般的帶著小兒去尋找年的感覺,小兒天真的說:媽媽,掛上燈籠就有年的味道。我感受著他的歡快,我也愿意把這份快樂傳遞給任何人。不管時光怎么流逝,一家人在一起,一家人團聚,就有年的味道!愿新年大家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