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終于搞懂了,為什么你知道那么多道理卻搞不定自己。
前天有人對我說:“知道您遇上購房限購政策,我也是?!?/p>
“哦”了一聲,這實在不是個愉快的話題,因為我們都無力改變。
經歷這件事,朋友都說“放下,集中精力做事,以后還有更好的機會。”OK,我認同,但我的難過是那么真切。
有一天,我突然放下了。不是別人說,而是我自己想明白了,意識到糾結過去沒意義,應該聚焦目標。再次應證那句話: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新生命的成長。這個新生命的成長一定伴隨著疼痛的經歷。
道理人人都懂,為什么釋懷卻那么難呢?原來在于你又貪又懶。你貪求太多,又懶于反省。而開導你的人有兩種:
一、更大格局的人,他們智慧。
二、想安慰你那顆受傷的心,她們善良。
還有很多人關心你,卻無法體會你的感受。你想不通,就走不出來,于是幸福遠了。
覺知很重要,我也在想為什么別人說得都對,但對我沒用呢?
道理和知識,是別人講的,感受和體驗,是自己受的。
面對它、接受它、解決它、放下它。不是別人告訴你的,而是你發自內心愿意這么做的。
別著急,看開點,明天會更好?!_的道理。
我失落、我難過、痛苦且委屈?!鎸嵉捏w驗。
這世上有個東西無法替代,它叫經歷。
02
得知我今天第四次復訓生涯規劃課程,有朋友說:你自己都能講了吧。我想這源自于我對知識的熟悉和運用程度。記得第一次學習,覺得好燒腦啊!干貨太多了,回去要早點休息,第二天還有新知識。而現在我覺得很輕松很愉悅,更理解課程設計的意圖。而且在學習中與一群優秀的同行交流,更甚于課程本身。
有人說人人都可以做生涯規劃師,只要你敢問我就敢答,而我卻不敢認同。一位不到30歲的人很難為50歲的人做退休的生涯規劃,盡管你學了各種流派的知識和工具,膽子大,行動力強,但經驗與經歷遠遠不夠。知識很重要,但經驗和閱歷更重要。
最近遇到一位老師,聽他一席話讓我口服心服。為此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謝謝你讓我認識你》。他有視野、有專業、有格局,又成就了很多人和事。如果他來仙人指路,是基于他豐富的經驗和經歷,所有的路他都走過。為什么他可以侃侃而談,案例信手拈來,只因他都做過。
知識,就在那里,學了不用,很快就忘記。
而經歷與經驗,總是讓人刻骨銘心,成就你的財富。
別人講給你的往往是知識,而你運用了、思考了是體驗,體驗比知識重要。
這一生的節奏,可以加速度。而必要的經歷難以跨越,否則你要補課。
或許,我們都是來補課的,補自我探索的課。
03
為什么你知道那么多道理卻搞不定自己?因為你缺少經歷與經驗。知識沒有用,除非你把它用出來。
只有把知識和現實相結合,才能兌換出價值。沒有體驗,就沒有深刻的認識。
走出泥坑需要三個條件:
1、拓寬眼界,著眼未來?,F在的痛,或許10年后就不是個事。
2、有能力Hold住眼下的困境。這個能力包括應變的能力、求助的能力。
3、是否有勇氣爬出泥坑。你可以選擇在坑里療傷,也可以選擇絕地反彈。這是個人品質決定的。
親愛的,別說大道理沒用,是你沒有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