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回家看了外婆,她比年初的時候精神了不少,就像是從未經歷過那場病痛一樣,依舊笑瞇瞇的,拉著我問東問西,衣食住行都囑咐了一遍。
外婆的好狀態讓我不由想起了去年的這個時候,也是五月份,外婆躺在重癥監護室,身上插滿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管子,因為太瘦弱倒顯得病床太大了。
外婆的病來勢洶洶,嚴重時竟大口吐血,醫生也是束手無策。一大家子的人都心急火燎的,卻又不敢在外婆面前表露半分,甚至連走路聲都怕影響了她休息。
16 歲之前,我是生活在外婆家的。外婆一手把我拉扯大,我與她的感情自然也比其他兄弟姊妹更深厚一些。那些夜晚,聽著外婆的咳嗽聲、呻吟聲,我心如刀絞一般,卻也只能躲到病房外去哭上一陣。
愛笑的她
外婆很愛笑,她一定不愿意看到我哭。
小的時候,我很愛哭。一旦我在外面受了委屈,外婆總要想盡辦法逗我開心,大多時候她總是給我講一些過時的笑話。我其實并不想笑,但外婆的笑似乎有感染力,每次看到她先笑了,自己也總能開心起來。
長大后,每年的家族聚會,外婆的笑容是最燦爛的,聽著兒女們的談話,看著孫子的玩耍,享受著兒女的悉心照顧,外婆就會露出既滿足又幸福的笑容。
不過這種場合,外婆往往話不多,她總是靜靜地坐在一旁默默地聽看,一直笑著,偶爾回應大家的關心。因為外婆覺得自己文化程度低,怕自己說錯了話,兒女們會不開心,從而影響到兒女們的談話興致。每當此時,外婆笑容又令我心疼,更多透出了她的寂寞和小心翼翼。
“知足者常樂!”外婆的幸福,從來都是如此簡單。
如此摳門
大家都說外婆很摳門,尤其是對自己。平時享不了一點福,好像日子過得好了就不自在。舅舅擔心她晚上起身摔跤,在洗手間安裝了4 個燈,外婆卻非得擰松兩個燈泡,說這樣省電。
除了摳門,她平時總愛收藏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連廢報紙、舊紙盒、破衣服這些東西在她眼里都是說不定哪天可以發揮大作用的寶貝。
“不要太省了,多吃點”。可是,在旁人眼里摳門到不行的外婆,對我卻一直是這樣要求的。媽媽說,外婆一輩子苦習慣了,已經沒辦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可卻總想著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我們。
“節省點總是好的。”外婆的摳門,是懂得珍惜。
老太真倔
外婆一把年紀,卻總是沒辦法消停下來。除了搶著干家務活,平時還要打理她那一畝三分地。平時種些蔬菜,到了時節就給親戚朋友們送一回,有時候也會拿到市場上去賣。
兒女們擔心她的身體,總勸她不要這樣辛苦,可老太太脾氣倔得很,任你磨破嘴皮子,也照樣種她的蔬菜,掙她的錢。
“你又種田了?又去市場上賣蔬菜了?你需要休息。”
“沒事,我身體好著呢。整天在家閑著反倒會生病。干點農活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賣蔬菜能賺點錢,還能為子女們減輕負擔,一舉兩得!”
外婆還做得一手好針線,街坊鄰居常常請她去縫制結婚用的棉被、繡花鞋墊、剪窗花等,也能掙錢,她樂在其中。
“多做點,又累不死人!”外婆有的是一份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
經過2 次與死神搏斗,外婆都艱難地扛了過來,而她的身體大不如前,但她仍認為自己很硬朗,很結實,臉上的笑容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