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米切爾有一個經典的繪本《犟龜》,講述了對生命的詮釋。
小烏龜陶陶在洞前吃樹葉的時候,恰巧聽到一對鴿子的對話:獅王二十八世要舉行婚禮了,他邀請所有的動物都去參加。
陶陶也想去參加,但是路途遙遠,她爬行又慢,很難在婚禮前及時趕上。但她思考了一天一夜后,決定勇敢上路。
路上,她遇到了諷刺者蜘蛛、壁虎、烏鴉,他們勸她放棄,說她根本不可能按時趕到,可是她說:“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不幸的消息不斷傳來,一開始是她走錯了方向,她沒有懊惱,而是調轉方向,繼續前行;后來是婚禮取消,因為獅子去跟老虎決斗了,她還是沒有放棄;再后來是獅子在決斗中死了,她還是堅持:“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她終于走到了終點,命運也沒有讓她的堅持白費,她正趕上了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
這樣一個講給小孩子的故事,蘊含了很多人生真諦。比如堅持的重要性,決定不能因任何外部條件的轉變而更改,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而對于我們面對更多人生誘惑的成年人講,這個意義更為深刻:不管人生的終點如何,我們收獲的應該是路上堅持的心境和路上的風景。陶陶參加了二十九世的婚禮,這只是命運賜予的意外之喜。
換句話說,成功的道路上,不管你是快行者,還是慢行者,重點是你一直在路上。
02
還記得最初開始寫作的時候,正巧在簡書上遇到一位朋友。我們互加好友,說好一起努力,互相監督。
最開始的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是稚嫩的。有熱心編輯幫我指點錯誤,告訴我哪里邏輯不好,哪些結論太過老生常談,沒有新意。這樣的文章自然通不過首頁投稿,有時候專題也不愿收錄,我的瀏覽量、喜歡數和粉絲數都特別低。
而這位朋友的粉絲在幾天內竟然達到600多,收獲的喜歡也有1000多。他告訴我秘訣:就是多加好友,互粉。因為簡書簽約標準就是喜歡數達到4000+,粉絲數達到2000+。這樣不是更快的途徑嗎?
我這個人呢,其實很羞澀的。尤其是在明知道自己寫的不好的時候,特別不愿意推廣給朋友。最初開公眾號的時候,我都沒有跟任何一個朋友提過。于是,第一個星期公眾號粉絲只有我和老公兩人。
當時,我想,慢慢來吧。很多作者分享經驗的時候,都提到每日堅持寫一千字,這個提升效果最好。于是我也加入了日更一篇文章的行列。上不了首頁的文章,閱讀量都不高。但我一直堅持寫,每周更五篇原創(周末陪孩子)。
后來那位朋友給我發了簡信,跟我說,混今日頭條吧,今日頭條能掙錢,簡書就算簽約也掙不到錢。他給了我一個郵箱,說可以給他投稿。我當時也注冊了頭條號,但是仍在新手期。新手期是沒有收益的。
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簡書和今日頭條上都找不到他了。也許他轉行了,也許他開了新號。這些都不得而知了。
而像烏龜陶陶一樣,使用最笨辦法的我,漸漸開始獲得一些認可,簡書上很多文章也能通過首頁了,也有了一些粉絲的支持與喜歡。今日頭條也通過了新手期,漸漸有一些盈利。
雖然進步很慢,但是我一直在路上,起碼沒有被拋棄。
03
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把效率放在了第一位。甚至認為沒有結果的堅持都是白費力氣。于是,我們追求一夜成名,巴不得一夜變成有錢人。
但是,看看那些成功者,哪個沒有一段默默堅持的歲月呢?他們在無人問津的路上咬牙堅持,在追夢的路程中一步一個腳印。當他們有一天站在星光熠熠的舞臺上時,他們感謝的都是那段奮力前行的時光。
我們只看到了咪蒙一篇軟文幾百萬的收入,沒有看到她在寫作路上每天如一日的堅持了十幾年;
我們只看到剽悍一只貓粉絲為40萬+的公眾號,沒有看到他為此付出的學習量、閱讀量和花費的時間金錢;
我們只看到彭小六月入幾萬元的收入,沒有看到他每日滿滿的日程單,如何在奮斗的路上打怪升級才走到今天。
《西游記》中,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回來的真經還在通天河遺失不少,意義何在呢?也許,對于他們來說,取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經”,而是路上的“磨練”,相比起“經書”這個結果,更重要的是走在取經的道路上吧!
有段話說得特別好:每個人都在路途之中,盡管這條路最終通向死亡。你能不能遇上你生命的隆重慶典,其實并不取決你你能否遇見獅王,而完全取決于你自己。只要上路,總會有隆重的慶典。因為上路的是我,我在我行進的過程之中。
成功,沒有快與慢,沒有對與錯,只要你在前行的路上,終將會遇到你人生中最隆重的慶典。這個慶典也許不是世人眼中的“成功”,但一定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所得”。所以,只管前行,莫問前程。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在路上默默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