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你知道的,容易的事一般都不怎么重要。
仔細想想,還真是很有道理。在職場努力打拼不是應該的嗎?看看周圍,被你老板青睞的同事,是不是某些方面比你更加努力?即使同樣的努力,他是不是很多方面比你更聰慧、更用心。
努力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它沒你想象的那么偉大。
有多少次,我們被自己的努力感動過。天了嚕,我花了那么多錢,在異國他鄉那么努力,回國找工作竟然拼不過土鱉;天了嚕,我竟然選擇了考研這么艱辛的道路,沒考過對得起我的努力嗎;天了嚕,我那么努力地對你好,你怎么就看不到呢?
是是是,你們都擁有努力這么可貴的特質,真是感動地眼淚都要掉下來。真是躺得久了,連坐起來都要感謝自己。
哈哈哈。
為什么你這么努力,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很多人的努力只是自我滿足的雞湯,但你們要明白:努力不是一個奢侈品,你想要更好的人生,你想要過夢想的生活,努力是必需品,你沒的選擇。
努力就是一碗雞湯,要做到并不難;而選擇才是生活,這才是關鍵。
比如我可以選擇不死磕自己,不做任何理財學習研究,而是每天“努力”趕熱點,東抄西湊一堆大家愛看的、閱讀量高的,卻沒什么營養的文章。你也可以選擇在每天按部就班地“努力”上班、加班,卻從來不靜下心來思考你的詩與遠方。我的好友可以選擇相親閃婚后“努力”維持婚姻、討好對方,卻從來不知道她可以選擇一個更適合她的人。
每天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做這樣那樣的決定,我們可以漫不經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但這些大大小小的選擇,組成了我們的生活,最終決定了我們是個什么樣的人。
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北京人,聽說國外賺錢容易,于是在1984年賣了鼓樓大街一個四合院的房子,湊了30萬,背井離鄉到意大利淘金…風餐雨宿,大雨送外賣,夜半學外語,在貧民區被搶7次被打3次,辛苦節儉,如今已兩鬢蒼蒼,30年了,終于攢下100萬歐元(人民幣768萬)打算回國養老享受榮華!一回北京,發現當年賣掉的四合院現中介掛牌8000萬,剎那間崩潰了。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我特別認可這句話?。?!
我有個同事A,有很長一段時間沉迷炒股。我看他加了很多炒股的qq群,買了很多技術方面的書,每天都要在自己的賬戶上操作幾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從來不會空倉,每天不動一動心里就像缺了什么一樣。
那段時間,作為一個非金融職業的人來說,無論怎么看,我的這位同事都算是很努力了。但結果呢?
直到現在,他的證券賬戶累計盈利都是負數。
同事不是個例,身邊有太多像他這樣的人,即使曾經賺過大錢,也絕對不會長久。他們好像永遠是市場里被收割的那批人,在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對手的情況下,盲目努力,非要跟對手去肉搏。
這個說法可能在很多人看起來很不舒服,很難接受,但事實就是這樣。除了職業與愛情,很多時候,投資理財的選擇也是無比重要的。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這個殘酷的金融市場里,當然做不了收割別人的那類人;但我們可以選擇更適合我們的投資方向與方法。比如與同事A一起開始炒股的同事B,他在牛市結束前賣光了股票。股災后他對我說,我在牛市的時候都賺不到很多錢,又怎么能在熊市中戰勝市場。然后他把所有的錢買了攢錢助手,拿著一年8%~10%的利息也很心安理得。最近知道B在勸A跟他一起做基金定投。
突然想到跟同事A在一起聊理財,總是聽他聊地更多;而跟同事B一起,總是互相溝通互相討論。
微博上看到一個故事。
學生問老師說:老師你說選擇和努力哪個重要啊?
老師回答說:哦,那答案無非就兩個,我們看看后邊你會怎么做。假如,答案是選擇更重要,你會怎么做呢?”
學生回答:那我就得先選擇一條更適合我的道路。
老師追問:那你還要努力地干活嗎?
學生想了一想回答道:當然!
老師繼續問:好,那如果答案相反呢?努力比選擇更重要,你會怎么做?
學生快速回答:那我就不選了,隨便找一個,努力地干下去就可以了。
老師啟發學生:你有沒有發現,無論選擇是否比努力重要,你后邊的事都是要努力。所以這個問題應該這么問,我需不需要在職業、工作、學習等諸方面仔細的做一個選擇?
學生思考:好像...是這樣。
最后,老師說:那這個問題似乎跟努力沒關系啊?
今天的文章你讀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