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音樂人居然只做音樂?
這兩天竇唯火了。
只因為知乎上的一句回復,他又成為了焦點。
畢竟,以竇唯低調的風格,向來是從不在電視、媒體、報刊上拋頭露面,也從不與粉絲互動的。
于是,大家的換舊情懷和特立獨行情懷迅速發酵,各種懷念、感嘆、敬仰。以及竇老師不多的吃包子、乘地鐵等照片紛紛被挖出來。
如果用少量幾個詞描繪下竇老師的話,我覺得可以是這么些個:
搖滾年代的圖騰、強硬的理想主義者、王菲的EX和導師、樸素本真自由、不趨炎不媚俗、低調的竇仙兒
但無論怎么拽詞兒,貼標簽,我還是覺得竇老師自己給自己的評價最為貼切:
“我只是個音樂人,一個專注做音樂,專注做我認為的,真實的音樂的音樂人。”
我非常欣賞甚至崇拜竇老師那種“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的大氣與篤定,這是我想做而做不到的。
但說到音樂,對我這種粗人,就沒資格判斷人家寫的唱的怎么樣了。
我不會像許多人那樣,唱功唱法音色音準氣息鼻音等等等等,洋洋灑灑分析個幾千言。
我一般聽完歌,就五個字的評論:“好聽!”或者“不好聽!”
所以,與竇唯本身相比,吸引我的反而是聽眾、看客們的反應:
一個音樂人,只專注于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不干其他事情。這件事情有這么特立獨行和奇怪嗎?
二 來,嘗嘗是不是這個味兒?
這事情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我爸抽煙的一個故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會兒,作為外煙,“煙王”希爾頓風靡北京,我爸當時常年抽這煙。
看,就是這個!
無論什么物品,只要在中國火起來,假貨就一定會多。希爾頓也是如此。
有天,我媽去單位門口新開張的小賣部買了一條,回家我爸只抽了一根,就說:“這味兒不正!假的!”于是我媽氣沖沖的去小賣部退。老板二話沒說,從里間又拿出一條:“來,給你條“真的”,看看是不是這個味兒!”
第二天,我媽回饋,沒錯!這回味兒正了!
老板非常無奈地說:“第二次給您換的才是假煙!您家那口子,這假煙抽慣了,抽真的反而不習慣了……”
當時我媽給我講這個段子的時候,我樂得不行。這多年老煙民都是什么口兒啊!早知道白菜葉子曬干抽不也行么,還省錢!
直到多年后我也抽煙了,才發現,真假中華我也抽不出區別來,爺倆誰都別說誰。
還有,我發現我好像跑題了。
趕緊扯回來——
我們都是那個抽假煙抽慣了的人。
一個音樂人,一個歌手,踏踏實實做音樂,不賣書,不賣人設,不上電視,不做綜藝,不和粉絲互動,不宣傳自己,這奇怪嗎?
一個音樂人,一個歌手,理所當然就應當是出歌啊?我們作為聽眾,理所當然就應當是聽他的歌、點評他的歌就可以了啊?
有人鄙視他為網游寫歌,為商業電影寫歌,不端著了,變low了。可是,他也還是一直在做音樂啊,難道你們想讓他怎樣?總不能餓死吧。
還是我們覺得,他應該做做慈善基金,出席些高端活動,代言某些更有文化的品牌,這樣掙的錢才更有逼格?
見慣了唱不好歌的歌星,演不好戲的影星,寫不好字的作家等等,我們居然開始懷疑起“一個音樂人只純粹地做音樂”這件事情的正確性?
點燃一根假中華,我不禁開始思索起來……
三 誰會因為歌兒唱得好而喜歡一個歌手啊?
“你看我們家XXX,長得多乖!他非常孝順的,也講禮貌,又這么努力……”——這是一個歌手
“你說她到底整容沒?你看她在那個真人秀節目里情商多高!她倆微博互撕你站誰?”——這是一個演員
“哇!小鮮肉喂~~你看多萌!”——這是一個運動員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喜歡一個演員,不是因為他的演技;喜歡一個歌手,不看他嗓音好壞;喜歡一個運動員,只看他的臉,他做什么運動項目無所謂。
我們習慣了影星們緋聞、撕逼、整容、綜藝,因為誰紅誰才有資格演電影,自帶流量賺票房嗎!
我們習慣了研究歌星們的七大姑八大姨,喜歡斑點還是條紋,穿多大碼內褲,但就是不知道他的經典曲目和音色特點。
我們習慣了電視上一眼的長相和身材就迷上一個小肉,但從不去看他的比賽。
總結下來就是:
喜歡一個影星——我喜歡他的臉、身材和人設
喜歡一個歌星——我喜歡他的臉、身材和人設
喜歡一個運動員——我喜歡他的臉、身材和人設
……
我去,我們這是在干嘛?!我們在看電影、聽歌、看比賽啊!那我們要的不應該是高質量的電影音樂比賽嗎?不應該嗎?
為什么干啥事都變成了找對象談戀愛結婚一樣?
看個戲聽個歌看場球,變得只看臉和人設,只看紅不紅,咱這內心戲是不是多了點?
于是現在這些偶像們出名前蹭熱點造緋聞,出名后賣淘寶、賣書、賣流量……
什么事都干了,唯一就是沒有作品。因為我們不看作品。
于是,竇老師這么一個本本分分只做音樂的音樂人,反而在這種大環境下不和諧了。
這假煙假酒上癮了,您非常大家重新嘗嘗真煙真酒,竇老師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四 喝慣假酒,嘿,咱居然免疫了!
我突然又想到一個事情。大家千萬別說我跑題,我一定會扯圓回來。
我媽單位幾個酒膩子,有事沒事就喝點兒。
有天幾個人外出辦事,就近找了個小館子就喝起來。第二天,大家紛紛表示頭疼眼睛疼,說一定是喝假酒了。
唯獨有一個人,生龍活虎完全沒事兒地來了。“酒沒毛病啊!昨兒喝挺好!睡挺香!”
所有人都被這天賦秉異弄得匪夷所思。這時,這人同院的人稀松平常的來了一句:“嗨,他圖便宜天天去白溝兒(曾經北京地界兒的假貨聚集地)批發便宜酒,估計假酒喝慣了有抗體了。”
……
其實咱們大家一起,自己這么騙著自己,喝假酒喝出抗體來,只要聽不到或裝聽不到別人罵自己傻逼,看似也挺幸端的哈。
唯一不足就是苦了那些專注做真酒和品真酒的人們了。
我們可以天天抽假煙喝假酒,但至少,我們應該知道,真煙酒的味道,至少應該知道,這是個好東西!
干了這碗假酒!敬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