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這一重大論斷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對于黨、國家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重要性。
馬克思主義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里長河之泉源。”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將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將其作為指導中國革命的行動指南,在此后的艱難曲折中都未曾動搖過、改變過、放棄過。這不是外力逼迫的結果,也不是盲目跟從的選擇,而是經過親身實踐、審慎思考、反復推求的正確抉擇。
近代以后,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抗爭屢屢以失敗告終,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五四運動后期,以李大釗、陳獨秀等為代表的先進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前進的方向。他們用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積極投身到實踐斗爭中,促進了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經過同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冒險主義、機會主義等錯誤思想的斗爭,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生了聯系,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首先體現為思想理論上的先進性。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真經”。我們黨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48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把這么大的一個黨管好很不容易,把這么大的一個黨建設成為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更不容易。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做出新的理論創造。馬克思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為增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實思想基礎。
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在百年接續奮斗中,黨團結帶領人民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先后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找到了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正確道路,給我國社會帶來深刻變革,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
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僅從趕上時代發展到引領時代,而且用鮮活的中國實踐豐富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