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在不多的篇幅中向我們展現出三個部分:立案、查案、破案。絲絲入扣,在合理之中加入的獨白推測顯示出小說的寫作功力和故事的“邏輯性”。
我們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大致會存在三個爭論:這樣的獻身值不值得,這樣的破案真不真實,這樣的說破應不應該。
事實上大家在議論這個數學老師自我奉獻的行為的時候代入了一個要素:靖子女士。為什么要把她牽扯在這里呢?石神喜歡靖子,和靖子本身沒有關系,他為她的付出,心甘情愿,即使嫉妒工藤,最終還是希望她們幸福,這樣卑微的想法和行徑,不能稱之為自作多情吧——靖子接住了他的援手。
值不值得呢?我覺得在他心里是值得的 而且,直到最后一刻。
在案件的處理方面,很顯然是藝術加工的手法,真實的案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這種寫作手法層層剝繭,讓我們以為已經知曉一切的情況下又隱藏了真實現象,跌宕起伏令人欽佩。
湯川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我一開始猜測他會幫石神瞞下來。但美里的反應成為了變量。在我的推測下也的確是美里發生了一些潛在的作用——但靖子的態度成為了整個事件的核心。
靖子不會喜歡石神的。是個正常女人都會選擇工藤。卑落在塵埃里的只有數學的石神很清楚這點,但作為一個男人,這份感情抑制住才是一種錯誤吧。
x獻身了,這個x說的真的是石神嗎?又真的只是為靖子獻身嗎?這個群像背后的感情糾結,是理解這部作品的鑰匙。
說一些題外話。我們本身不也是這樣嗎?有些人愛得那樣疏遠,或是丑陋或是貧窮,就被剝奪了愛一個人的權利,更多的還是像靖子一樣 ,惶惶而煌煌。被愛是一種幸福,愛一個人也是一種幸福,就像我當年對別人說的那些話一樣:“我對你的好是我心甘情愿,與你無關。但請你離我遠點,我怕因為你的好而愛上你,可你卻又離我而去。”
比企谷八幡,也是這樣說的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