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與竹園小學的兩點曲線內,有一座廟,題名永隆廟,旁有一亭永隆亭。
在所有的之前,我以我第二年一年級的思維將關于永隆廟的所有來幾句。就和周一我們升旗時候語文老師在旗桿下的講話一樣。性質一樣,內容有本質區別。
三十下午,我洗澡換新衣服,新鞋子,新襪子,從浴室出來,就會很緊張,不愛美,卻想聽到一句,你的衣服真漂亮。奶奶會說,這一身真漂亮。我會假裝很熱心做事的聽話孩子,幫著正在殺雞殺鴨準備年夜飯的爸爸,幫著正在拿草紙取香蠟準備前往永隆廟祭祀的媽媽。師傅說過,妖也要過年。我去幫爸提刀,會有準備的遇到一起的鄰居明和他爸也在廳下,他爸會說,這鞋子是波鞋耶。我一遍又一遍從只有兩排房子的村落跑過,我耳朵里不斷飄進,你的衣服在哪里買的。你這褲子屁股上還有口袋呢。吹的心花怒放。愛美與性別無關,與你的衣服漂亮程度密切聯系。
媽收拾妥當后,我們就要出發。兩人加兩人中途可以繼續加,我媽和我,明和他媽中途必然會遇到更多的人,目的地是永隆廟。大年三十去拜神是這里的習俗,方圓幾個圍子都是一樣的。距離以米為單位,數字達到600。一路,沿著山腳,大人挑擔,小孩蹦蹦跳跳。歷經了霜凍的芒桿高挑泛著陽光,小溪無聲細細碎碎的流入大河,風吹過樹梢翹起我的衣角,布滿碎石塵土的道路上滿臉微笑的我們。到了廟里,一排正經的大仙正享受著香客供奉的祭祀品。有香油、米、蘋果、餅干、各家做的年貨。琳瑯滿目,五光十色。點香上香,起火點蠟燭,燒草紙,放爆竹,提祀物叩首。程序有序,由主及次。回來的路上還需要前往一處敬香,那里更顯神秘。一棵大樹長在幾十畝稻田的中央,樹很高,因為周圍沒有樹。品種是杉樹,按我媽多年的生活經驗說,按道理這里的土質是不適合的,土的水分太重,太沙。可它偏偏長了起來,并不知道從何時起,有人在這里上了一根香后,這里就有了神明。
我們小孩子過年,大人過年,師傅過年,妖怪神仙也過年。我知道我們小孩子怎么過年,看到大人怎么過年,于是我問過師傅,你怎么過年,妖怪神仙怎么過年?
師傅說:妖和人一樣,仙和人一樣,都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