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頻頻被關于老師的文字刷屏,讓養(yǎng)傷的我心中不平。
如何教育一直是我走上講臺困擾我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將它拆解成如何教好語文,如何當好班主任。為此我看過專家作品、視頻,請教老教師,自己琢磨。教師的身份首先讓我覺得身上有著很大的責任。雖然在一個貌不驚人的農村學校,但我覺得走出農村就必須對這些孩子嚴而有度。
上大學就想像西南聯(lián)大那樣的教書氛圍,工作的條件也并未澆滅我的熱情。喜歡激揚文字,喜歡談笑風生,也喜歡一本正經。學生適應了我的標準和要求,最重要的這里面有這濃度很高的信任。
而現(xiàn)在風向標變了,孩子至上挑戰(zhàn)我們師者尊嚴。甚至這已經不是熊孩子而是觸犯法律的孩子,社會的定義卻是嫌棄我們靈活性不夠,教學不夠有“方”,我就納悶了,何為方?
管也不行,不管也不行,怎樣在管與不管之間把握?現(xiàn)在的孩子有些沉浸在網游世界,網游里的暴力無處不再,他們覺得武斗如此解氣過癮。有的學生沉浸在庸俗小說,試女子為弱者,他們覺得自己學流氓也是一種正常。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管,如何不管?
雖說不為五斗米折腰,但現(xiàn)實我們依然會努力讓自己能夠蝸居。雖說我們工作穩(wěn)定,但我們不也是為著績效的那點亮色挑燈夜戰(zhàn)么?
這所有的一切想起來讓人寒心。尤其是一線的老師,精神壓力無比巨大,真心希望學生有所出息或成長。而群毆老師的事件不讓人噤若寒蟬嗎?
一個下著雨的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