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領了一個優惠券,然后排隊去領免費的咖啡豆,即使你沒有研磨機也沒有咖啡機;在自助餐廳里不停的往盤子里加菜即使你覺得實物已經頂到嗓子眼兒了,你家里是否有一堆買巧克力免費贈送的泰迪熊,鑰匙扣,或者是銀行附贈的帶磁鐵的日歷等等,比如原本50塊錢的東西打折20賣你會買嗎,有可能,但是如果免費送給你你會要嗎?是的,一定會。
為什么人們會蜂擁去搶根本不需要但是免費的商品,免費到底為何會有這么強大的魔力?
根本原因在于,人們認為,但凡所有的交易,都是存在有利和不利2方面的,但是如果這個商品免費了,就是的人們看不到不利的一方面,產生強烈想要購買的情緒沖動,誤以為這個商品的實際價值一定高于購買的價格,說到底,免費的誘惑力和人們懼怕損失的本能是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東西一旦免費,就不會有顯而易見的損失了,但是如果不是免費,就會有遭受損失的風險,人們就會更加謹慎。
但是,免費的東西真的是沒有不利的一面嗎,或者真是沒有任何需要承受的損失嗎?顯然不是的,就像是你排半個小時的隊為了免費領一個冰激凌,這段排隊的時間內你什么都做不了,就是你的損失,或者說是不利的一面;就像是博物館免費日,可能原本博物館的門票就不是很貴,但是一旦有一個免費日,必定人滿為患,到處都是長長的隊伍人頭攢動,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看展覽了,這就是零成本的成本。
零成本的運用:
雖然上面說零成本的成本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數人并沒有意識到,并且對零成本的東西熱忱不減,那么,可以利用人們的這種熱忱來做一些什么事情呢?以下匯總了2點:
1、推銷,如果你想要賺錢,那么把你店里面的東西拿出來一些免費贈送吧;
2、社會策略的推廣,比如政府提出大家出行多用電動車,那就可以降低電動車的上牌門檻以及后續維護費用,甚至是免費,比如政府想要控制某類疾病,就可以免費提供該類疾病的預防檢查,免費提供治療藥品等,比如艾滋病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零成本的另一種存在
在中秋節那天,你帶著小孩老婆去岳母家,岳母興高采烈的給你們做飯,烤的金黃光亮的火雞,肚子里面塞滿了你愛吃的自制餡料,剛出爐的烤紅薯冒著熱騰騰的熱氣,空氣里都是甜絲絲的味道,妻子也很開心,因為最后一道菜是她最拿手的南瓜餅,聚會一直到了深夜,大家都酒足飯飽,這時候你松了松已經繃得緊緊的褲腰帶,抿了一口葡萄酒,然后站起來為你岳母這頓飯多少錢,300塊夠不夠,哦,不是,是400.。。這個時候岳母面帶尷尬的站了起來,妻子對你怒目而視,小孩兒開始大哭。。。估計明年的今天你應該是在家自己看電視吃冷凍午餐了。
那么為什么這樣的情況下給錢人們反而不高興呢?原因是這樣的,人們其實是輪換生活在兩種完全不懂的規則主導的環境下的,一種是社會規則主導的環境,一種是市場規則主導的環境,在社會規則主導的環境下,人與人之間是友好的,利益界限是不明的,并不要求立即報償,就像是你幫朋友換一個輪胎或者是幫一個沙發等等。但是如果實在市場規則主導下,人與人之間是不帶感情的,利益界限清楚,黑白分明,工資,價格,房租,利息,成本以及盈利,市場規則主導并不代表邪惡和冷漠,也體現了自主,創新,個人主義的一些東西,但是它確實存在利益比較即時償付的特點,也就是市場規則下按勞取酬。
罰款與遲到
日托所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家長過來接孩子經常遲到,所以日托所為了杜絕這種情況就出了一條規定,凡是遲到的家長都要罰款,但是事實證明這樣的規則并沒有杜絕遲到的現象,反而把事情推向了更加不利的情境,因為沒有出罰款規則之前,日托所的老師和家長之間是社會規則在主導,家長一次遲到之后,會產生愧疚和不好意思,所以下次過來就會早一點兒,但是出來這個規則后,日托所等于是用市場規則置換掉了之前的社會規則,家長覺得我既然為我的遲到付了錢,那我就用市場規則來詮釋,不必要有任何愧疚之情,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安排決定是否遲到了,顯然這不是日托所想要的結果;
更有意思的是,后來日托所取消了罰款制度,然后情況并沒有好轉,相反,遲到的人反而更多,原本的社會規則并沒有回復,市場規則也被打破,最后沒有任何規則存在。。
也就是說,當市場規則和社會規則發生沖突時,社會規則會首先推出,并且社會規則一旦退出,就很難再恢復。
所以這個道理運用在商業社會中就是,不要一會兒把顧客當家人,一會兒又公事公辦,這樣給顧客的用戶體驗比一開始就公事公辦還要差,如果你需要不時的按章辦事兒,對附加服務收費,隊不排隊的顧客加以管理,那么輕易開始就按照市場規則版式,堅持一條簡單的原則即可:明確告訴我可以提供什么,我想要得到什么,不要建立模糊可親的關系,就不會有期望,大家都是在商言商。
市場規則在企業里面的運用
以前的企業和員工的關系主要是市場規則主導,企業按照日薪和員工結算,員工設定哪段時間是為企業工作的時間,時間一到,買賣完成停止工作,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發現一個企業的發展越來越依賴員工的責任心,主觀能動性等等,他們試圖在和員工的關系中推廣市場規范,比如把日薪擴展為月薪年薪,變成360*7*24小時工作制,模糊工作時間,比如開始配備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等,模糊工作場所,是的員工在下班路上,回家洗澡,除外吃飯等,都心心念念工作的事情,但是其實你會發現,在一些企業需要的時候員工打個飛的隨叫隨到,或者為了一個項目一個個通宵熬沒有時間關心家人等,這樣的情況必然發生在員工有需要的時候企業也可以提供支持,比如我身體不適的時候可以休假,比如市場不景氣的時候你可以保證我的工作機會等等,也就是說社會關系是建立在一種互幫互助,互相信賴的基礎上,當一方有困難的時候另一方會站出來幫助和保護我,這些是不需要寫明在合同里面的,是基于社會規則中的一個互相道義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