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0點就睡下了,不看手機不刷朋友圈,頭一挨著枕頭就人事不知了。今天睡飽了自然醒,神清氣爽,真是享受,大腦明顯活躍了許多,看看手表的記錄,第一次得到了A,睡到了美容覺,獲得優質睡眠評價。
每個人都知道睡眠很重要,真的給你時間隨便睡,又會覺得這么多時間用來睡覺太浪費了,是不是再做些別的?我還有朋友圈沒有刷,我還有一集美劇沒有看,我還有一篇文章沒寫完,總之覺得還有很多比睡眠更重要的事沒有做,再做一會吧,睡眠就是這樣慢慢被侵占,結果自己就成了晚睡的人。所以夜貓子晚睡的人其實是自我培養的結果,如果朝著百靈鳥晨型人來培養的話,應該也是可行的。
在30歲之前,只睡3小時,甚至徹夜不眠第二天照樣精神抖擻,一點不耽誤上班,這就給了自己一種錯覺,睡眠不是那么重要,是可以壓縮一下的。30歲到40歲是精力走下坡路的時候,精力電池開始工作得不那么好了,有時會耽誤事兒,但不嚴重,所以沒有迫切改變的想法,還是繼續原來的方式,效率開始下降但還不自知。過了40歲,電池終于不行了,就給你顏色看,拖延時間越來越長,基本不可能提前完成事情,每次都在趕著完成別人催促的事,誰催得緊就先做哪件,單位時間效率差,連帶完成的時間和成果都打了折扣,自己把自己培養成拖延癥的重度患者。
破除拖延,先從睡飽覺開始,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有了精力才能辦好事,磨刀不誤砍柴工
今天立春,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向上的,生發的,太陽升起時間也逐漸提早,日光有助自然醒,春天辦事更有效率。立春是個培養早起習慣的好時間。每晚10點睡,早上5點起,中午小睡半小時。早起主要為了多些可以掌控的時間,所以一定要借助早起來培養好習慣。
早起想要培養的習慣有:1)冥想,2)鍛煉,3)做早餐吃早餐,4)看書,5)寫晨間日記,6)寫文章。可是5點起床,7點出發上班,時間還是很緊張??!如果要更從容,只能4點起床,那睡覺時間要提前到9點,有點困難。一蹴而就不可行,那就分解開來,從微習慣開始。
我的計劃
第一階段(2月)每日十件事
1睡覺22:30之前
2起床6:00
3普賢行愿品1遍10分鐘
4鍛煉7分鐘
5每日三件事5分鐘
6簡單早餐15分鐘
7看書15分鐘
8中午冥想半小時
9下班走路3公里半小時
10陪女兒看書讀書1小時
下一階段計劃(3月)每日十件事
1睡覺22:00之前
2起床5:00
3普賢行愿品1遍10分鐘
4鍛煉7分鐘+跑步半小時
5每日三件事5分鐘
6簡單早餐15分鐘
7看書30分鐘
8中午冥想半小時
9下班跑步5公里半小時
10陪女兒看書讀書1小時
今日立春,請早起早睡!
PS附上肖爺的文章,學習并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