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總少不了怨天尤人的一些笨蛋,說他們是笨蛋,是因為實在傻得可愛。
我們每個人出生時候都是一張白紙,純凈無暇,然后就是從周圍的物質世界汲取精神上所需要的來使自己變得更成熟。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變得不一樣,是因為物質世界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決定的,當然可以講是公平的,也可以是不公平的,正如大家所知道“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一樣。其實只要自己不去比較,或許就是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那般,但誰又能徹底的擺脫世俗的困惱而超然物外呢?也就一個書里面的莊子罷了。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小林,曾經不下多次向我曾抱怨道“如果我考上了重點中學,我就可以考上好的大學了,再考個好的研究生,我現在就不用受現在生活的壓力了。”然而這一切他把現實中的苦水都歸咎于自己一時之錯了,完全沒有考慮到時空的連續性。你之所以有今天,好與壞,都與你自己平時的努力有關。即使你考上了重點中學,在考上好的大學,甚至研究生,沒有現在的生活壓力了,的確是對的,但你卻恐怕要忍受更大的壓力了,因為你站得越高,跟你競爭的人就越厲害了。倒不如換個心態來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獲得一個好心態,讓自己樂觀一點,心情更好一點更好吧。
有人或許現在就感到奇怪了,我所說的“給你機會又如何”原來不是那個給機會還是失敗的意思,當然不是了,既然改變了,就當然不是現在的你了,哪怕假設達不到最終的目的。但從現實來講,就意味著從來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嘍。那我所討論的話題沒意義了嗎?當然不是,為什么不是,就如你現在在看我的文章一樣。
那歷史上有沒有老天給過誰這樣的機會呢?有啊,如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好暖人的一句話,但可惜現實是殘酷的,在他執掌長安城的期間,恰逢當年出現饑荒,不少流民來道長安城外避亂,杜甫自然是人道主義膨脹,好好地款待了外地來的流民,導致流民越來越多,自然到最后控制不了局面了。其實“你好我好大家好”誰不樂意呢?只可惜,天下就這么大,只夠獨留一方,這也是符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的,只不過如今的世界換了一種形式了。
所以說給你機會又如何,這個世界自有其規則,好好地按照它所建立的規則走下去,餓不死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你的資格比別人更夠的話,就會輪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