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事里的人生》152? ??你開錯了窗
? ? ? ? 清晨起來,小女孩打開了臥室的窗,她看見鄰居老奶奶正在小樹林里埋葬一只小狗。這條小狗好可愛,小女孩平時常和它嬉戲。看到小狗悲慘死去,小女孩不禁淚流滿面,傷心不已。小女孩的外公看見了,拉著小女孩的手走進了另外一個房間,打開了另外一扇窗。從這個窗口望出去,是外公精心培育的玫瑰園,那里一片陽光燦爛、鳥語花香。小女孩的愁云為之一掃,心情頓時開朗起來。老人慈愛地摸著外孫女的頭說:“孩子,你開錯了窗。”
? ? ? ? 魯鈍生感言:兩個窗口,兩幅截然不同的場景,激活了兩種相反的情緒。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外在環境對人的情緒有重要影響,不同的環境刺激,會引發不同的情緒情感。面對又臟又臭的一灘死水,人心情壓抑;漫步于草坪溪畔,人心情疏朗。西風瑟瑟,冷雨霏霏,點點滴滴近黃昏,凄苦之感頓生;暖風習習,春草青青,疏疏淡淡云飛,暢達情懷難禁。所以,生存空間的選擇非常重要。
? ? ? ? 其實,人與環境的關系,并不象選擇窗口那么簡單,很多時候,在什么環境中生存,人只有相對的主動權。你生在中國還是外國?是生長在和平年代還是戰亂時期?你生在城市還是農村?你的家庭富有還是貧窮?人沒有主動選擇的余地。就是將來長大了,迫于生存,很多人也是聽憑社會的安排,并非都出于自愿。人重要的是能適應環境。
? ? ? ? 從外表上看,上邊這個小故事是生存空間的轉換,即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從一個窗口到另一個窗口,是一種躲開、避開。但只要我們稍稍拓展一下思路,就會發現,這個小故事是要告訴人們:要學會在我們的生存環境中選擇積極的生存視點。小女孩的生活環境不僅僅是老奶奶葬狗的小樹林和外公的玫瑰園,可能還有寬敞的院落、門前的道路、林間的小溪,等等。如果打開不同方向的第三扇窗,或許會看到幾位老人正在草坪上打太極拳,也或許會看到遠處建筑工地干得熱火朝天。在同一片藍天下,有陽光也有陰霾,有鮮花也有野草,就看你把目光投向何處。
? ? ? ? 一位年輕的新婚女子和軍人丈夫駐守在一望無際的大戈壁上。每天打開窗戶看到的都是漫無邊際的亂石黃沙,枯燥乏味的日子讓她想起了遠在城市的親人和原先舒適的生活,孤獨和煩躁席卷了她整個身心,她甚至想到了逃離這個連鬼都不想來居住的地方。女子的父親也曾是一名軍人,現在是軍事院校的一名教授,他給女兒寫了一封信,信中講了上邊這個小故事,并給女兒提了一些建議。父親的信改變了女子的態度,她換了一個視覺重新感知自己的生存環境,她看到了大漠的浩瀚寬廣,看到了“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壯觀,看到了城里永遠也看不到的寧靜夜晚和澄澈夜空中的點點繁星,看到了邊陲官兵的威武雄健和無私奉獻,她的心中騰起了希望。她開始欣賞這些美好,書寫這些美好,她的生活變得忙碌而充實,幾年后,她出版了一本反映邊陲軍旅生活的散文集。
? ? ? ? 有的時候,我們沒法選擇自己的生存環境,但我們有權也有能力選擇我們生存環境中美好的、積極的東西。這也是一種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