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近有個很火爆的詞匯PEV( Personal Electric Vehicles)泛指所有使用電動助力的殘疾人車,滑板車,平衡車,自行車。火爆的主要原因是其體積小,方便折疊攜帶(上MRT),走PCN許多時候要快過BUS (堵車),于是很多人直接買來用于上下班通勤。呵呵,我是在黑新加坡小么?但是真心贊新加坡完善的PCN網絡,讓這種短距離通勤變得異常的便捷,并且我們還有一個超級NB的口號:保護地球環境!
那么問題來了,PEV合法么?
發現我真是后知后覺,買了一輛Dahon P8 騎了快兩年,每次滿頭大汗的去上班,看著周圍輕松飄過的電動滑板,總是在尋心理安慰:那玩意不合法,并且我騎車能減肥。結果呢,結果自然沒有掉一斤肉,反倒看著電動滑板,心里癢的厲害。于是開始認真琢磨一番,才發現其實這玩意其實合法的,但是限制如下:
1. 最高限速25KM/Hour (前兩年火的電摩托一下就消失的差不多了),在自行車道(cycling path)上限速25KM/Hour,人行道(foot path)上15km/H
2. 不允許上馬路(切記,切記,警察叔叔一言不合就拖車)
3. 過斑馬線和走人行道需要禮讓行人,必要的話要下車 (行人擁有優先級)
4. 必須有前后車燈(不然穿反光小馬甲),前車燈白色,后車燈紅色
可選項:帶頭盔,護膝
買哪一種?
不要問我,問度娘
如何買?
小米平衡車Qoo10上就有現貨,但是你也可以從天貓通過轉運過來。本著實驗到底(犯賤)的精神,我決定走轉運,結果一大段血淚史,折騰了將近三周才到手。轉運公司是直接上淘寶找的,第一次用它的服務,差點把我第一個淘寶差評給了他們。好在老板做事有原則,后續服務自然不在話下,并且最關鍵的平衡車最后好歹是平平安安送到了。
要開始講血淚史,覺得很有必要科普一番:
華麗的分割線 (貨代)
——————————————————————————————————————————————————————————————————-
貨代就是現實版的大魚吃小魚,有機會我真的想臥底一下這個市場的水到底有多深。以我個人理解,飛機/輪船的貨運倉位是有限的,但如果填不滿,錢一樣是照樣給的(曾經一個客戶為了寄幾個電池而用掉一個20 FT的集裝箱(想想那種空蕩感),于是倉位就一層層批發下去了。而到了淘寶那層,基本上就是面向最終客戶的代理。他們一般并沒有自己的固定倉位,只要找一個國內倉庫負責收貨和招幾個客服就可以開張國際轉運代理了。
基本上你在京東,淘寶或從自己家里寄東西到淘寶代理的國內倉庫,通知客服進行標記,稱重,付款,然后他們再分發給真正的貨代(有大有小),大的貨代在當地有自己的分支機構和分發網絡(比如順風,DHL),小的貨代就只能通過與目的地國的當地貨代進行合作(這和導游地陪一個道理)。小貨代一般用Incoterm的CIF 和當地貨代進行貨物交割,由當地貨代負責清關和配送。
其實整個流程并不復雜,但是問題根源就在于信息流上。我們面對的是淘寶轉運代理,我并不知道代理后面的本地貨代和目的地國的當地貨代。如果在運輸的環節上出現問題,我們需要通過淘寶代理去溝通,而這樣的溝通會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延遲,結果就是分分鐘想去打差評而又要強忍著耐性把貨弄到手再秋后算賬。
一個好的客戶體驗應該是客戶從寄貨那一刻起就可以追溯。快遞什么時候入庫,稱重重量是多少,費用多少,可以通過淘寶進行閉環。當代理把貨轉到貨代手上的時候,air waybill (AWB) 航空運單就會生成,有了AWB,剩下的快遞過程就可以追蹤了(有沒有每天去刷貨代網頁?),而運輸過程中絕大部分的問題會出在目的地國海關清關(后面講),這個時候直接和當地貨代的溝通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華麗的分割線 (新加坡海關清關)
——————————————————————————————————————————————————————————————————-
新加坡海關是一個非常高效的系統,一切進口貨物在海關這里都有兩個稅:關稅(Custom Duty)和消費稅GST(Goods and Services Tax)。其實新加坡大部分進口商品是免關稅的,只有如下四類征收高關稅:
● Intoxicating liquors (酒)
● Tobacco products (煙)
● Motor vehicles (機動車)
● Petroleum products (汽油)
而GST 比較好理解,它屬于消費稅。它的計算基于海關價值CIF Value(貨物發票價值+運費+進口關稅)* 7% 。針對小包快遞(Singpost, EMS, DHL, UPS, 順風等),新加坡規定400 SGD以內免稅。但這400 SGD是基于海關價值而非你購買價值,并且必須屬于免關稅和非限制進口產品。
重點提醒:關稅和GST是兩個概念,海關會合并征收后才會放行。
那么PEV到底算不算機動車?
技術上只要不上公共馬路就都不算,請參考如下定義:
Duty exemption is granted to importers of go-karts and “pocket” motorcycles, on the condition that such vehicles are not used on public roads.
i. Powered kick scooters
ii. Mobility scooters
iii. All-terrain vehicles (quad bikes)
iv. Self-balancing cycles, for example. Segway PT
很明顯,小米平衡車屬于self-balancing cycles,不需要征收關稅(想想進口車關稅都讓你汗顏)。雖然PEV不用征收進口關稅,但是因為屬于敏感類商品,需要申請進口許可證 (In-Payment Permit)。如果你在海關有帳號(TradeNet ),你可以自行申請,費用大約3 SGD就可以搞定。但是絕大部分吃瓜群眾是沒有海關帳號的,所以只能靠當地貨代。別人光靠這個就吃定你了,比如以我個人名義申請小米平衡車的進口許可證,當地貨代就狠狠要了50 SGD 代理費。
另外拿到的進口許可證還不能隨便亂扔的。大體說來,你要留檔至少5年,當然你可以保存原件或者掃描電子件存檔。
關稅不需要,但是GST 是跑不掉的,因為平衡車本身就 CNY 1999 折算新幣大約415 SGD,我一共交了33 SGD 的GST,倒推平衡車的海關價值在475 SGD,這樣CIF 運費在60 SGD左右。淘寶轉運代理收了我RMB 350,這樣算下來,淘寶代理一單賺50 RMB,平均一kg 賺 3 RMB (17kg), 按照一kg 22 RMB收,平均13%的利潤,哇咔咔,好像又把代理黑了一把。
另外海關清關有不同的通道,要感謝就感謝萬國郵政聯盟(新加坡和中國都在其中),傳說中的EMS就走的是集運清關通道,原理大約就是批量清關,海關只是進行抽查,因此速度快,還能免GST (如果報關低于400 SGD)。而小米平衡車有電池,絕對算是敏感物品。按照道理,敏感物品是需要單獨單件報關的,但有時候貨代會進行集運沖關。大約就是把敏感物品摻到集運清關通道中,結果就看運氣和海關執法力度了(嚴格來說,虛報產品價值是可以就地銷毀的)。
華麗的分割線 (新加坡LTA PEV行駛執照License)
——————————————————————————————————————————————————————————————————-
不用擔心,按照目前的LTA法規,PEV的行駛執照(License)和關稅一樣同樣免除,具體參見如下:
In line with the duty exemption, the licensing requirement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owered kick scooters, mobility scooters, all-terrain vehicles (quad bikes) and self balancing cycles, are exempted as well.
免除的關鍵一點就是PEV不在公路上跑,隨著PCN的普及(2020年要到360km),以后申請個人License備案只是時間問題。
華麗的分割線 (小米平衡車使用測評)
——————————————————————————————————————————————————————————————————-
買小米平衡車就沖著上班去的,從家去公司點對點總距離在7km,主要走PCN,有上坡有下坡,單程電池消耗在30%左右,所以一個滿電跑個來回是沒有問題的。但各路文章都說低于40%電量,小米就自動降速了。另外18km的限速是合適的,畢竟是是自平衡車,速度太快飛出去會死得很難看。但18km的速度在平坦的PCN上體驗有點慢,所以要快要穩,請移步電滑板車。
小米平衡車上手很快,但自平衡需要點悟性,也需要多練習。另外平衡車激活需要用國內手機接收短信。其他,沒有其他了,踏著白色的平衡車去上班很拉風有沒有……
華麗的分割線 (總結來了)
——————————————————————————————————————————————————————————————————-
終于寫到總結陳詞了,小激動一下。不是我拖延癥,是時間碎片太難利用,還少了一個很帥的鼠標。另外隨便寫點東西總搞得好像寫論文一樣,做什么都想著有理有利有節。后面再看一下,漏洞還是一大把,經常被大家抓小辮子,比不過,算是自我狡辯了。
好了,小米平衡車費用一覽:
1. 淘寶小米旗艦店 RMB 1999
2. 某淘寶轉運代理 RMB 350: 小米平衡車毛重(連包裝)16KG,快遞再加一層編織袋就大約16.3KG。小米平衡車包裝尺寸630x310x358mm,體積重計算為 63x31x35.8(cm) / 6000 = 11.7KG。兩者取其大:16.3 KG? = 17KG x 22 x 95% (95折) =? 355, 最后收了 RMB 350
3. 進口許可證(In-Payment Permit): 50 SGD
4. GST: 33 SGD
總共支出:大約550 SGD,真心比Qoo10的賣家貴啊,人家還是現貨啊。
結論就是你要買小米平衡車,請移步Qoo10。
Notes:
1. 小米平衡車底部的電池蓋有撕掉不保標記,在Qoo10上買注意識別原裝電池
2. LTA 介紹PEV link:https://www.lta.gov.sg/data/apps/news/press/2016/20160317_AMAPPanelReport(final).pdf
3. E-scooter 免關稅介紹:https://www.customs.gov.sg/~/media/cus/files/business/importing%20goods/import%20procedures/duty-exempted%20mv%20and%20boats/circular23_2010.pdf?la=en
4. 進口許可證介紹:https://www.customs.gov.sg/businesses/importing-goods/import-procedures/types-of-import-permits
5. 新加坡關稅介紹:https://www.customs.gov.sg/businesses/valuation-duties-taxes–fees/duties-and-dutiable-goods
6. 新加坡GST 介紹:https://www.customs.gov.sg/businesses/valuation-duties-taxes–fees/goods-and-services-tax-gst
7. 新加坡進口關稅產品清單:https://www.customs.gov.sg/businesses/valuation-duties-taxes–fees/duties-and-dutiable-goods/list-of-dutiable-goods
8. 新加坡貨物進口流程:https://www.customs.gov.sg/businesses/importing-goods/quick-guide-for-importers
9. 新加坡國際快遞/郵政寄件 400SGD 免稅:https://www.customs.gov.sg/businesses/importing-goods/import-procedures/importing-by-post-or-courier-service#Application
10. CIF Value介紹:https://www.customs.gov.sg/businesses/valuation-duties-taxes–fees/establishing-customs-value-for-imports/establishing-the-customs-value#CIF
11. 新加坡PCN 2020遠景規劃:https://www.ura.gov.sg/ms/walkandcycle/about/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