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說,里面有一些你幫我下載的,內存卡還是你買的那個呀,耳機用的也是你給的那個。一起去逛超市,教他們怎么用儲物箱,教他們怎么用手機拍照,幫他們下載喜歡的音樂;生病了或者難過了他們一聽聲音就知道,擔心你是否穿得少了會不會冷,不管我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會愛我,這也許就是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真正意義吧。
這是今天一朋友發的空間動態,只是看了一遍,描述的畫面好似活到了腦子里,看得我都哭了,然后我紅著眼眶又細細地體會了好幾遍。好的東西,總是要分享的,最后我厚著臉皮征得她本人的同意,分享到這里給大家伙們。
五年前,即將到遠走求學,一年回不了幾次的那種。離家前,媽說手機鈴聲不好聽,我找來了多的兩張內存卡,胡亂地往里面塞了一些歌,裝進了爸媽的手機,那種只會打電話、收發短信的那種按鍵機。對于他們來說,只知道數字鍵,還有綠色的是撥號,紅色的是掛機;再復雜一點的操作對于他們這些農村的60后來說,那簡直是天大的折磨。
我耐著性子給他們解析什么是菜單,什么是返回,每個按鈕在不同的界面下的作用,我盡可能用最通俗的家鄉話,但是他們還是一臉懵逼,一臉茫然,更多的情況是憋紅了臉,除了打電話;現在想想,這個場景是不是跟當年他們手握手地教我們用筷子一樣,只是面對我們的茫然和調皮多了一些耐心和痛愛。后來,我跟他們說,按這個,然后是這個,這個,那個……。猶記得他們第一次自己播放歌曲的場景,沙啞的外放,明顯嚇了一下,然后一臉的興奮和激動,猶如我們小時候考了100分。
后來聽我媽說,自從你爸手機裝了歌,就不得了了,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放歌,然后聽著歌去給豬洗澡、喂豬,中午沒事干,樹蔭下呆呆地放歌,傍晚、田埂上,總之沒事干就是放歌,有事干也要放,就是我給下的那幾首。我爸在旁邊聽不下去了,對我媽說,說誰呢,你不也一樣!現在想想,那些應該不是他們喜歡的類型吧,那個年代的《老鼠愛大米》《2002年的第一場雪》《吻別》……,打死我也不相信天天哼著《南泥灣》的他們會喜歡這些,原因大概有兩個吧:他們不會下其他的,其二,那是我給他們裝載的。我想,后者才是主因吧……,唉,當年怎么就沒好好想過他們喜歡什么。
再后來的日子里,慢慢地教會了他們怎么發信息。然后就開始時不時地收到他們的信息,問你吃飯沒有?天氣怎樣?有沒有帶傘?天氣冷了還有沒有衣服穿?還時不時地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沒有下文的、亂碼的、或者是發給別人的……。每當這時候,我知道他們想我了,只是不想打電話打擾我;而我必定會第一時間給他們回電話,可能只有三五分鐘、或者更短,但對他們來說,這是多大的寬慰啊。
多少年過去了,手機換了一個又一個,內存卡還是我當初給的那個,里面的東西不增不減,還是當年的模樣。只是光陰總是流逝,在深奮斗的日子,不知他們是否還會在門前的果樹下不自禁地放著歌?我想會的,思念總是深情,即使不再放著歌,也總會有眺望遠方的守望和內心的期盼!
我們如此努力的意義,不在于一定會讓自己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為了加速我們成長的過程,給自己更多的自由,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陪他們慢慢變老,就像他們陪我長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