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公眾事件表態是個為難的事情。
說得大家認可,不知道你是不是在迎合群眾,說得不小心,引起大家反感,就是俗稱“洗粉”。但羅玉鳳這個人我還是想聊聊。
先說說我對這個事情的了解,首先是1月11號羅玉鳳微信公號發文《求祝福求鼓勵》,全文閱讀量一下子超過300萬,打賞網友超14萬,打賞金額超20萬。
然后是1月13號羅玉鳳再發文,宣布前天文章收入捐給大涼山的孩子,然后停止打開微信公號贊賞功能,意思是我以后不靠這個你們同情我的收入賺錢,我做人有自己的底線。
好像當年人人笑話的羅玉鳳,一下子又得到很多人的理解乃至認同。
不瞞各位,我也打賞了10元,因為我覺得,羅玉鳳可以說是過去中國二十年的一個符號。
這符號不好看,但她很中國。
2
兩篇文章,同情無數,算不算一夜洗白?
怎么看很多人因為這兩篇文章轉變立場這件事?
我的看法很簡單——不是大家多喜歡羅玉鳳的成功模式,即便你真的認為她現在也算是一種成功的話。
羅玉鳳她就告訴你,我就這么干了,你不服你告訴我,我怎么做才能得到尊嚴?――真正讓鳳姐得到支持的不是她做事的風格,而是我們內心對現實階層固化的絕望。
至于我們認同不認同羅玉鳳的成名軌跡,其實兩個標準就一下子清楚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羅玉鳳當年為了成名,對別人做的一些事情,說過的一些言論,如果發生在你身上,你接納嗎?——至少她對動車死難者發布的微博,我是不能接受的。
2、如果成名要走這樣的路,你愿意你的孩子走嗎?
至少我不愿意,我愿意為了孩子自己多努力,或者我有能力了就爭取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而不是讓孩子把移民變成最好的出路。更何況,她移民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吧?
3
捐獻贊賞,關閉贊賞,算不算有誠意?
我在小群說,這個事情做得漂亮,是從公關和營銷角度去談這個事情。
我為了自己的課程,也是經常要做推廣的,所以對于各種推廣手法會有職業性關注,相比前一陣為女兒募捐的羅編輯,羅玉鳳的姿態做得很高。
但目前,我無法認為羅玉鳳是經歷了滄海桑田,愿意對塵世溫暖相待。我也不能說羅玉鳳這樣做就是為了公關和營銷。
為什么?——如果羅玉鳳以后做人做事都變得溫和講理,持之以恒,我會覺得,人雖然出身窮,手段作,但最后還是愿意回歸講道理的世界,總是最不壞的結局。
但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和誠意,不是你有沒有捐過錢,而是你對你真正傷害過的人,有沒有真誠道歉。
希望有一天,羅玉鳳真的不在意名和利的時候,也得到世界的接納,也可以對自己當初為了成功,使出各種手段有意無意傷害過的人一個道歉。
我覺得關閉贊賞也許是一種姿態,但愿意為自己的輕狂過往傷害過的人道個歉,這才是誠意。
說起來,鳳姐嘴賤時傷過的人,列出單子只怕也不少啊。
4
我們消費羅玉鳳,羅玉鳳也消費我們。
我們選擇看我們想看的情緒宣泄,她選擇寫她希望我們看到的羅玉鳳。
誰都不真實,誰都不客觀。
我覺得這是一個蠻無趣的事情,我們總是把一個人的逆襲和她是否獲得體面的生活放在一起。更無趣的是,我們的記憶,似乎和金魚一樣,只有九秒鐘,一個人做對一件事,我們就可以忘記她的所有不是,轉而變成同情和支持。
我有時候想,從歷史的角度看,誰的名字會寫進課本?
這樣的人,也許生的時候,親離友散不為人認同,也許死的時候,窮困潦倒擔負各種罵名,但是他為這個世界留下的精神財富能激勵更多的人類。
像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天離世,似乎就是一個和我們無關的人離去,但正是這個人,極大影響了我們整個中國的語文,他對中華民族的命運前途的言論,也比鳳姐的逆襲史更值得思考。
我喜歡這樣的人。
推薦一篇文章,放今天的【閱讀原文】。
我覺得這才是美好的人,見過最黑暗的人性,卻依然堅持做世間的玫瑰。
寫完本文,又看到羅玉鳳微博發文,說自己的微信公號是朋友操作,部分內容不代表自己的看法,大罵三天,從此絕交。劇情反轉,內情為何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看看我寫的文字,并不需要改動我的觀點。
如果你們要我猜為何劇情反轉的話,我有限人生經歷中,看到能讓親人朋友反目的事情,大都無非是因為利益,而不是因為愛國。
閱讀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MTUyOTY3NA==&mid=2247484690&idx=1&sn=030d50fab45d95707b95f095c17dbea7&scene=0#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