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于我,
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
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
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杜拉斯
文丨舊故麻袋
∨
于我,愛似乎還存在那么一點點神圣。在人群中高談闊論起來,羞于表達,總是喜歡含糊自己對愛的言語。它似乎有很多形容詞,窺探間,驚覺慚愧,所以面露難色。是的,于愛,我并不善于說。
我不像《戀愛的犀牛》中的男主馬路那樣,可以為愛不惜一切,更不像他那樣甘愿做愛情里的“偏執狂”,他把他的余生只為一個人空下,愛情于他而言,是“有且僅有”。我信奉愛情的唯一性,信徒是虔誠的,但不會盲從。長長久久的暗戀使人痛苦,那種折磨不是得到了再失去的那種悵然,而是午夜夢回時,迷失在暗夜里的無數想念,如萬蟻噬骨,麻木到丟失了疼痛的地步。
——馬路
那個憂郁又偏執的馬路,自以為他愛的這個女人和所有的女人都不一樣,他總是情不自禁地吟唱:“一切白的東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而自慚形穢, 一切無知的鳥獸因為不能說出你的名字而絕望萬分。”這是一首未完成的詩,他卻迫不及待的想讓所有人知道。他是困囿的,就像那只名叫圖拉的犀牛,他照看它,它像他,他就是它。
馬路說:“你就站在樓梯的拐角,帶著某種清香的味道,有點濕乎乎的,奇怪的氣息,擦身而過的時候,才知道你在哭,事情就在那時候發生了。”愛情的到來沒有征兆,更毫無道理,馬路就這樣遇到了他的一見鐘情,而她成了他的命。
馬路是坦然的,面對心中的那份愛,他不忸怩作態,也不為得不到而顧影自憐,他看書,上戀愛補習課,工作,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愛情是不講理的,滋生的飛快,就連馬路自己都覺得措手不及。
馬路開始瘋狂的愛她,但生活是殘酷的,我們總是愛著那些不愛我們的人,卻又被我們不愛的人所愛著。不久,他便發現那個被他愛著的女鄰居竟有男朋友,還是個不懂得珍惜的男朋友。
——明明
明明的愛是流淌的,但她的愛也有尊嚴。她愛著一個不那么愛她的男人,甚至最后離開了她,她還是無法將他忘懷,想要去找他。她可憐著隔壁那個暗戀著她的男人,因為她知道,他也如她那般執著。
所以她才會在等另一個男人的晚上委身于他。在她眼里,他是奇怪的,他在動物園照看犀牛,他會對著她背誦犀牛的分類,他對犀牛的認識比對女人懂的多,他純情、固執,他眼里只有她。明明說:“不要離開我。”也許并不是對他說的,而他卻被鼓動,高聲地對她承諾著:“我不會離開你,我也不會讓你離開我。”
所以她瞬間就沒有玩心了,她知道他認真了,她也知道她永遠都不會愛他。所以當馬路說:“我愛你啊!我什么也不要,我只要你!我可以給你你想要的一切。能讓我高興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你!”而她卻回:“但我不愛你!我不愛你,我不想聽見你每天在我耳邊傾訴你的愛情,我不想因為要了你的錢而讓你擁有這個權利。”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決絕的,那樣讓他心碎。
——馬路
馬路愛透了這個明明,他對她俯首稱臣。
他說:“我想給你一切,可我一無所有。我想為你放棄一切,可我又沒有什么可以放棄。”
他說:“人是可以以二氧化碳為生的,只要有愛情。”
說實話,這種偏執,讓人心疼。
朋友的勸誡改變不了他,朋友的嘲諷動搖不了他,朋友的離去撼動不了他。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曾在愛情里這樣癡言妄語過,最后都軟弱的敗下陣來,終止了最后心中的那點念想,從此天涯是路人。馬路這樣,明知是懸崖,還是選擇跳下去的,讓觀眾心生同情和敬意。
馬路說:“我愛你,我真心的愛你,我瘋狂的愛你,我向你獻媚,我向你許諾,我海誓山盟,我能怎么辦我就怎么辦。我怎么才能讓你明白我是如何的愛你,我默默忍受,飲泣而眠,我高聲喊叫,我聲嘶力竭,我對著鏡子痛罵自己!我沖進你的辦公室把你推倒在地?我上大學,我讀博士,當一個作家?我為你自暴自棄,從此被人憐憫?我走入精神病院,我愛你愛崩潰了,愛瘋了。還是我在你窗下自殺了。”
他愛瘋了,愛傻了,愛的著了魔,中了邪,愛到絕望,可是他還是決定“不忘掉她”。
——明明
她像是馬路的分身,他們倆太像,都是只要少了自己愛的那個人就活不下去的,他們的氧氣不是氧氣,他們的氧氣就是他們愛人的模樣。他們都是壓迫在愛情底層,被愛情禁錮的可憐人,也許就是這股心心相惜,才使馬路對她不可自拔。
馬路勸她忘了那個男人,可她卻說:“我偏不!”可他何嘗不是在勸自己。
明明總對馬路說:“我不愛你。”可馬路不放棄,以為只要自己一味付出就可以得到她的心,其實現實生活中也一樣,總有一方在不斷付出,另一方在不斷索取。
馬路最后說:“如果是在中世紀,我可以去做一個騎士,把你的名字刻在每一座被征服的城池;如果在沙漠中,我會流盡最后一滴鮮血,去滋潤你干裂的嘴唇;如果我是天文學家,會有一顆行星叫明明;如果我是哨兵,你的每一個字都是我的口令;如果我是詩人,所有的聲音都是為你歌唱;如果我是神父,再沒有比你更好的天堂;如果我是殺人如麻的強盜,他們會祈求你來讓我俯首貼耳;如果我是西楚霸王,我會帶著你臨陣脫逃任由世人恥笑!可是我什么也不是!”這是他最可笑的地方,到最后還在搖旗吶喊著對明明的愛。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戀愛的犀牛》里到處都有“你我他”的影子,廖一梅是懂愛的,她的言語充滿了對愛情的無奈,訴說著眾生的愛情觀。這部被譽為“愛情圣經”的名作,它主張愛情里的直接,而不是唯唯諾諾和故作姿態。其實,換一個角度看,也許在一段感情里,傷害你的不一定是對方的絕情,而是你心存幻想的堅持。
PS:配角都是戲,還好有配角們的可愛表演,才顯得《戀愛的犀牛》不那么沉悶,孟京輝經典之作真的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