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
有多少情侶就是在這樣的遺憾中各自天涯,走向陌路。
我還喜歡著你,你也還喜歡著我,我們之間只是缺少一次交流。
很多人以為林佳與孟云分手的原因只是缺少一次交心的交流。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是,也不是。
林佳和孟云相愛五年,事業上小有成就的孟云,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照顧林佳,希望林佳多給予自己更多的支持與理解,覺得林佳不應該對自己有過多的要求。而林佳在孟云日漸繁忙的公事中,希望孟云能夠多照顧到自己的感受,多花時間來陪自己,以此證明孟云還是很愛自己的,比起渺茫的未來,她更在意的是當下這一刻踏實的幸福。
2
兩個人的訴求都很簡單,林佳只需要關心與陪伴,孟云只需要理解與支持。似乎兩個人只要好好的坐在一起好好溝通就能夠把事情給解決了,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好好溝通,或許可以看清問題但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因為兩個人所追求的東西根本不是在同一個方向上的,甚至說是矛盾的。
孟云認為現在不是面包跟愛情選擇的時代,而是大部分的愛情掌握在少數擁有面包的人手里的時代。顯然他認為自己的愛情屬于大部分的愛情的范疇,而自己也渴望成為那少數擁有面包的人。對此他深信不疑,直至林佳的離開。
而成為少數擁有面包的人,少不了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有更多的案子需要趕,有更多的客戶需要陪。而林佳需要的是陪伴與關心,而這恰恰是孟云所不能夠給的,或者說這恰恰是孟云所不愿意妥協的。所以他們也只是借著爭吵之名,來宣泄長久以來的不滿,假使孟云當場就道歉,即使能夠換來當下片刻的安寧,但并沒有解決兩人之間的主要矛盾,這些問題仍然會浮出水面,兩人最后也還是會在日復一日的爭吵中互相撕扯,彼此折磨。
3
我時常在想什么是愛?簡單又復雜,愛是妥協,愛是陪伴,愛是付出,而愛一個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你愿意在對方身上付出時間與精力。而現實生活中最怕的就是以愛之名實行綁架之實。
“我這么努力,這么幸苦還不是為了這個家?!?/p>
“我這么拼命,不就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嘛?”
“沒了我,你就不奮斗了嗎?”丁點一語道破。
是呀,為什么努力一定要為了別人?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明白,努力從來都不是為了別人,正如父母對孩子所說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之言,也只是為了讓孩子滿足自己的期待,以實現自己的控制欲。正如“我這么幸苦,這么努力還不是為了這個家”之言,只是為了給自己陪伴不了對方而找一個心安理得的借口,以此讓自己的內疚感降到最低。
4
林佳在等孟云的挽留,孟云在等林佳的回頭,兩人心里都眷戀著在一起的時光,時光卻推著他們往前走,讓他們認識新的人,感受不同的風景。
林佳禮貌地接受別人的好,卻只是感到溫暖。孟云以為自己喜歡上了王梓,卻也只是喜歡上王梓身上林佳的影子。
愛情不是婚姻的最好結果,愛情加合適的最大值才是。于是林佳和王鑫走到一起也就理所當然。林佳需要有人愛,需要有人關懷,需要有人陪伴。而這些王鑫都可以做到,當你生病時,可以陪在你的身邊,可以接送你上下班,可以給你送早餐,甚至連你喜歡吃的蒼蠅小館,也可以翻遍整座城市為你找出來,在你傷心時陪在你身邊,甚至沒有綁架,沒有以愛之名,默默的陪在你身邊,安靜的等待你做出選擇。你想要的,我正好全都有,也愿意給。舍你其誰?
5
一個電話沒有撥通,一條短信沒有發出,一個轉身沒有遇見,一次巧合讓人誤解。這是劇情上的陰差陽錯,讓兩個或許本該在一起的人一次又一次的錯過,生活上或許沒有這么多的陰差陽錯,但絕對不乏因此而錯過的戀人情侶。
當我們鬧矛盾而分手時,我不確定我在想你的時候你是否也在想我,還是在與他人共進晚餐,相談甚歡;我不確定當我放下身段主動去聯系你的時候,你是不是會在背后嘲笑我卑微的像條狗,由于這種種的不確定性及敏感的自尊,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多少相愛的人漸行漸遠,走向陌路,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前任3》之所以感人的地方,在于其結局的真實,沒有迎合國人所期待的大團圓的結局,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丁點,是許飛,是林佳,是孟云,亦或是王鑫,是王梓。總有那么一個點能夠觸動你內心的柔軟處,引起你的共鳴。
6
在錯的時間買了對的彩票,對不起,兌不了獎;
在錯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對不起,這就是生活。
沒有早一刻,也沒有晚一刻,我們遇見了,在一起了,我們叫它緣分。
沒有早一刻,也沒有晚一刻,我們遇見了,卻沒能在一起,我們叫它有緣無份。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或許要用今世五百次的擦肩而過才能換來來世的有緣人也未可知。
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
同那些錯過的人,同那些所謂的遺憾,同那些前任們揮手道別,說一句:此生已盡,留待來生。我要用力過好當下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