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食憶
唯美食不可辜負(fù)也,對于一個吃貨來說,美食是一生中最愛。其實每一種味道能讓不同人回味無窮,有的味道能帶我們回到特定的場景想起某些特別的事情或者人,如美酒般越品越甘醇,又如老電影回放時記憶洶涌。
記憶中的美食不是那些山珍海味,而是在外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一些小吃,那是我外婆親手做的,那些味道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直至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很貪戀這些味道,不過因為很多原因現(xiàn)在的我就很少吃到了,就算現(xiàn)在吃到同樣的也不是那種感覺,沒有了那種帶有童年的味道的。我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外婆家長大的,那是一個很偏遠(yuǎn)的小山村,所以吃肉并不是很常見的事,更多的是吃些雜糧,所幸外婆的手藝很好,我經(jīng)常可以吃到很多的美味。這些味道千金難換。
帶著竹子清香的竹筒飯簡直是我的最愛,用一根直直的竹筒放進事先準(zhǔn)備好的番薯芋頭和米飯,再加上一些外婆特制的醬料,架在田間的小坡上,用大火燒竹子,等到竹子外面都變黑了,差不多就可以食用了,還沒剝開竹子,就會聞到一陣很香的米飯伴著紅薯的香味,一打開,這種味道可以說是香飄十里,一口咬下去就會很充實,特別是竹子的清香,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玉米的吃法大家都知道,不過外婆有獨特的做法,具體是怎么做的我已經(jīng)記不太清了,現(xiàn)在也鮮少有人做這個東西,首先要用草木灰去搓那些曬干了的玉米,這些草木灰都是自己材火燃燒留下的,再加上一些石灰粉,然后在用水泡一整晚,等到第二天的時候玉米變得很白凈,一般是用白玉米來弄,用這些玉米煮糖水十分的好吃,有那種草木灰的樸實的味道,還有玉米糯糯的,咬起來的口感是軟軟的,再加上冰糖的甜感,這個在夏天吃是最好不過的了,在不同的季節(jié)吃有不同的味道,在夏天吃的時候是清爽樸實,在冬天吃是溫暖細(xì)膩。
光陰荏苒,歲月變遷,我與童年已經(jīng)漸行漸遠(yuǎn),這些記憶中的美食,也有機會和條件重新品嘗過,但始終都也品嘗不出彼時的味道,它們只能成為我舌尖上的美食,成為大山深處家的味道,成為時間的味道,在逝去的時光中,和著故土、攪和著念舊、摻著鄉(xiāng)情、貧乏和樸實混合著一種或滋味或情懷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底,成為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