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的初心
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的母親安·里維斯·賈維斯(Ann Reeves Jarvis)及安的朋友們曾致力于創立母親節。最后,安娜實現了這個愿望。
但沒過幾年,安娜就激烈反對這個節日——甚至發起“取消母親節”的請愿——傾其所有,終其一生,直至身無分文、意識恍惚地死于費城的馬歇爾廣場療養院。
為什么?
安的朋友,也就是安娜的前輩中,有一位朱莉亞·沃德·豪(Julia Ward Howe)。她是社運行動者,是廢奴運動者,是詩人,是作家,是著名歌曲《共和國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的詞作者。她于約147年前在波士頓(Boston)發表著名演講《向全世界女性的呼吁》(APPEAL TO WOMANHOOD THROUGHOUT THE WORLD),這一名篇后來被稱為《母親節宣言》(Mother's Day Proclamation)。
在中國,慶祝母親節的人數以億計,知道母親節黑暗歷史的人寥寥無幾。母親節的現狀,對母親節自身,不啻諷刺。《母親節宣言》的中譯,也是難尋。
我來試著翻譯吧。
母親節宣言
再一次,在基督的領域,兩個大國全力相殘。再一次,國際正義置身槍炮進行生死調停,發出神圣的質問。在這進步的時代,在這光明的世紀,親情摯愛被犧牲,化作戰場廝殺,以滿足統治者的雄心壯志。直男癌們就這么干的,還會一直這么干。但是,女性要說不,不再當幫兇,不再幫著讓世界充滿悲痛與恐懼。也許氣力不夠大,但對那些虧欠了母親性命、讓母親承受痛苦的小子們,母親有話說,神圣而威嚴地說。這些話,現在就要被聽見,被答復,刻不容緩。
站起來,這個時代的基督女性!站起來,所有心還在跳的女性,無論你的洗禮是用清水還是淚水!我們斬釘截鐵的說:那些不相干的機構無權決定我們的死生大事。我們的丈夫不該因為哄騙與喝彩而帶著滿身屠殺的血跡回家。我們的兒子不該被從家中帶走,去拋棄所有我們能教會他的慈善、寬恕與耐心。我們,作為一國的女性,與別國女性相比,如此溫柔,不能允許我們的兒子被訓練去傷害她們的兒子。從大地受傷的懷抱中,我們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個聲音說:裁軍,裁軍!謀殺的劍不是正義的天平。鮮血不能洗刷不名譽,也不能洗刷暴力爭產。既然男性總在戰爭的召喚下拋棄犁耕和鐵砧,就讓女性離開戀無可戀的家園,來尋求這偉大而鄭重的商議之日。
讓女性相聚,哀悼亡者。痛定思痛,讓她們莊嚴商議,以使偉大人類的家庭能和平生活,男人互為手足,各敬各神,敬神而非敬凱撒大帝。
以女性和人類之名,我懇切地請求召開女性代表大會,不限國籍,在最便利的地方產生代表和舉行會議,從一開始就堅持宗旨:促進不同民族間的聯合,推動國際問題的友好解決,全面提升和平世界的偉大福祉。
朱莉亞·沃德·豪
1870年9月于波士頓
0歲寶寶“叫”媽媽

嬰兒手語具有通用性。一方面,從兩岸三地到馬來西亞,華文地區的嬰兒手語都以美國嬰兒手語為基礎;另一方面,嬰兒手語可視為美國手語(ASL)的入門,而后者在美國等區域相當普及。
在美國等區域,不論是否存在聽說生理挑戰,孩子們學嬰兒手語,與孩子接觸的老師、醫生、社工、商業機構人員也都學;再長大些,美國手語還被列為與西語、法語等并列的外語選修課。
從發出聲音、增進溝通、減少矛盾、加強聯結的角度,嬰兒手語和母親節在精神內核上,不無吻合。
照例,列一下“嬰兒手語:Mother / Mom / Mommy / 媽媽/母親”的手勢要點:
- 單手手掌張開
- 掌心朝向側面
- 拇指輕點下巴
母親節快樂

-
出自美國國會圖書館。原稿上的“carresses”被認為是手誤,應為“caresses”。 ?
-
http://disney.tumblr.com/post/118607668412/rest-your-head-close-to-my-heart-hap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