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總說畢業季中各種焦慮,但是,其實我也想說畢業也會有格外溫暖的一面。大致可能是因為在這種一切似乎都要結束的時刻,很多人很多事都要有個終結,人們才可以安心地奔赴下一段旅程吧。例如:這段異地戀的終成眷屬。
SECTION??1
還記得某個懶懶的下午,大家眼睛都開始瞇成一條縫,正準備打盹的時候,樓下傳來聒噪的震徹耳朵般的音響聲。頓時,大家眼皮一抬,一個個趴在樓上走廊的臺子上俯視而下,想必是什么社團在搞活動。
只見一個人正忙忙碌碌指揮大家圍成一個圈,事畢,大家開始齊聲高呼一個女生的名字。呼至三四分鐘,幾個女生嗡嗡地跑下來,其他幾個女生自動散入人群,只留一個女生兀自站在人圈外,捂住嘴巴,一副羞答答的模樣??墒?,讓人瞠目的是她居然還穿著一身睡衣,那大致也是出來太急的緣故。此時,一位身穿軍裝的男生站出來,拿著麥開始深情地唱著情歌。噢,原來是表白呢!
男生歌畢,從褲兜里掏出一沓紙,那大致得有好幾頁吧。他也不管不顧,羞澀地說自己不太會說話,只好把要說的先寫下來。他用那蹩腳的普通話告訴大家他和女孩異地數年,每年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他們軍校全封閉式管理,外面的人難進去,里面的人難出來。有一次,女孩一個人乘火車千里迢迢去見他,他卻因為種種緣故不能出來,只見了個面便要分別。這么多年,他們倆都深深體會到這種距離帶來的濃重思念,但卻依然體諒各自的境況,乖乖地呆在自己的位置不吵不鬧。因此,時間的歷練和兩人的堅持換來了今天這場簡陋的求婚。
這便是異地戀,當它終于開出絢爛的花時,是不是足以暖透人心呢?學校的那些年,異地戀是個很經典的話題,很多人否定異地戀,堅決不嘗試。每每從她們口中出來的言論那大概所有人都耳熟能詳。只是,雖然大家都這樣說異地戀,雖然很多人失敗過,但是我總認為有些事情并不能跟隨人云亦云的說法,然后就這樣粗暴地決定自己的行為。你沒有嘗試過,你怎么知道你不行呢?
SECTION??2
那些年,我身邊其實蠻多異地戀的例子的,這些戀人們雖然經受著空間的阻隔,但是他們依然通過電話或者很多其他形式過著他們的日常。她們自己上課、自己讀書、自己上圖書館;她們也自己搬書、搬飲水機桶、搬超大號箱子;她們還自己打飯、自己吃飯、自己上樓梯(當然我這里這樣說是因為有些情侶確實互相喂飯、互相背著上樓梯~~)……可是,我只是想說,這些自己做不行嗎?一定要有某個特定的人幫你嗎?至于交流,現在這種通訊極度發達的社會,即使你在南極,不是也有信號的嘛!
當然,我身邊的這些異地戀人們也發生過諸如吵架、分手的事情,其實這應該也是會在每一對情侶身上發生的吧。只不過是,異地戀的男女之間吵架的緣由更多的可能是“見都見不到,那跟守活寡有什么區別?”,而非異地戀的可能會在生活的細節中生出很多罅隙,逢著便要吵鬧一番。我倒不那么覺得異地戀之間的分手是因為異地,可能更大程度上還是其他諸如“兩個人感情深否?兩個人對各自的看法一致否?兩個人對未來的期許不同否?”之類的問題。
于是,在我細數我宿舍里那些妹子的感情史,我驚訝地發現,我身邊還真是圍繞著一群不怕死的女漢子哈。大學期間宿舍4個人,其中有兩個是異地,姑且分別叫她們AB吧。
SECTION??3
A和她的MR是在大三那一年在一起的,在這之前她們是高中同學。據說,很多年之后,她們相遇在老家的車站,當車子正顫顫欲熄火的時候,她們一個站在車內,一個站在車外,兩人就這么淺淺地望了一眼,輕輕地打了個招呼,隨后各自離開。居然,后來她們就在一起了,我詭異地猜想那大致也是那個淺淺的一眼和輕輕的一句話互相打動了彼此。于是,她們便開始了漫長的異地戀。
那個時候我們總開玩笑說她算是抓到了大學的尾巴,來了一場“黃昏戀”。正如大家預想的那樣,大四像臺哐當哐當的拖拉機咋呼呼地開過來,并一路向前猛撲。這位女漢子般的妹子也得開始找工作了,本以為她會朝著他那位MR進發。誰知她那顆不安分的心和那奇怪的邏輯,還有那敢為人先的氣質把她帶進了深圳的一家上市企業。而此時他的MR在另一個地方,隔著十萬八千里。
后來我讀研了,她在她的工作崗位上不盡地鬧騰,我都能想象到她那不屈的眼神和滿腦子不住往外跑的念頭,當然,得虧她還有個強健的體魄。我的確無法想象她和她的MR面對此種狀況是怎樣互相交流和互相勸慰的。但是,當我讀完研后的第一年,她們結婚了。照片上她大大的笑臉告訴我她終于接受自己要成為一名婦人的歸宿以及當時心里的喜悅。而她的那個MR依然一副成熟穩重的面孔,我想那就是她想要的,并為之堅持了5年的她的MR?RIGHT吧!
SECTION??4
B的故事其實比A略微簡單點,我說簡單點并不是說她們最后在一起很容易,而是說從一開始男生就對女生一往情深。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宿舍最開懷最起哄的便是:B收到那位男生的情書,一封接著一封,我們那會當然是按捺不住一窺究竟的沖動,在各種起哄各種引誘下,B終于答應讓我們傳閱。我們也著實感受到了字里行間的真情,當然最感動的還是男生那種堅持不懈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
也不知道在哪個日子,大家突然發現她們倆在一起了。她們開始煲電話粥,她們開始互相分享各自喜歡的文章,也開始互相去相應的城市看彼此。她們之間的相處在我們看來頗與那么一種民國時期的傳統之風,可能是因為她們都是文藝青年吧。
又到大四了,那個時候突然流行起來一首憂傷的歌曲《鳳凰花開的路口》,當我們四人齊刷刷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時,街道邊的商店總能響起這么首歌,于是,我們終于知道我們也迎來了我們分別的路口。這個路口對于B和他的文藝男朋友來說,可能會顯得更加蒼涼和悲傷一點,因為B決定出國了。
一如上文,在后來的三年里,我依然蠢蠢地呆在我的學校里,每天晝夜顛倒,過著神乎其神的半仙的日子。迷糊的我總是對事情反映慢一拍,自然也不太能迅速及時地接收到外界的訊息。只是聽說他們依然在一起,打著昂貴的國際長途,依然分享各自的日常,依然互訴生活中的困難。我想在這個階段,這兩位一定都把自己鍛造成了寬容體諒的高手,要不然每年只見能見一回,一回也沒多少天的這段感情怎么還能完好地維系呢。自然,她們后來也結婚了,開始要有自己的小寶寶了。我禁不住弱弱地想,這小寶寶以后估計也得是個走文藝路線的主。O(∩_∩)O哈哈~
SECTION??5
說到這,我也是醉了,大學的我身邊怎么這么多娃都是異地戀呢?
或許你轉身看看你的旁邊,說不定也能看見一堆一堆的異地戀哦,至于她們能否堅持到底,修成正果,雖然不關自己的事,但是如果她們一旦發生一些諸如吵架鬧分手的事情,那你隔壁的走道樓梯里有可能會上演一場鬼哭狼嚎,隔空罵人的戲碼。
又或者正好你的朋友在經歷一場異地戀,當他們因此猶豫徘徊郁悶焦慮時,那你興許可以跟她說:異地也沒那么可怕,要不然那個鬼五十七宿舍里4個人中怎么會有2個異地,而那2個異地中怎么會100%成功呢?
當然,你也可以引用韓寒的說法:拍拖就應該經歷異地戀。體會欣喜憂愁無從分享、歡笑落淚不能擁抱、隔著屏幕電話書信聯系,直到你瘋狂學會拒絕誘惑,學會處理個人時間和照顧自己。只有這樣,在下一個擁抱乃至白頭偕老你才會感恩,異地戀不僅考驗著對方耐心,更是考驗自己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