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領導力”第三篇:
? ? ? ? ? ? ? ? ? ? ? ? ? ? ? ? 王熙鳳的識才、愛才和助才
? ? ? ? ?要說王熙鳳愛財,人人都信;但是如果說她愛才,未必有人關注到,我恰恰多看了幾眼,與大家分享。
慧眼識小紅
? ? ? ?王熙鳳愛才最明顯的一段是發現了小紅。第二十七回,鳳姐到大觀園里來,偏丫頭沒跟著進來,她想找人使喚,于是在山坡上沖人招手,“紅玉連忙棄了眾人(小紅就是這樣有眼力價兒),跑至鳳姐跟前,堆著笑問:奶奶使喚作什么事?”鳳姐看她“生的干凈俏麗,說話知趣”,就把事情如此這般交待給了她。
? ? ? ? 小紅辦完鳳姐交待的事情之后,在大觀園里四處尋找想給她“回話”,(我一直覺得,紅樓夢里“回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做完事情后給領導匯報一下事情的結果,這非常重要。有人以為領導交待的事情辦完就行了,其實,沒有反饋這一環節,閉環沒有完成。)后來終于在李紈住的地方找到了鳳姐。她說:“平姐姐就把那話按著奶奶的主意打發他去了。”原本到這里,工作就算匯報結束了。但是王熙鳳好像故意在考驗小紅一樣,笑道:“他怎么按我的主意打發去了?”于是,紅玉就娓娓道來一大串話,太復雜了,恕我不在此引用,直聽得李紈說:“哎呦呦!這些話我就不懂了。什么‘奶奶、爺爺’的一大堆”。鳳姐道:“怨不得你不懂,這是四五門子的話呢。”
? ? ? ? 我曾經把小紅說得這段話琢磨了好幾遍,才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果然牽扯眾多。因此,鳳姐大大夸獎了一番小紅:“好孩子,難為你說的齊全。別像他們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然后又對李紈說:“這一個丫頭就好。方才兩遭,說話雖不多,聽那口聲就簡斷。”一番肯定下來,起了收服之心,對小紅說:“你明兒伏侍我去罷。我認你作女兒,我一調理,你就出息了。”王熙鳳雖然認錯了輩分,但從此就得了一個職場高手從旁協佐。
? ? ? ? 看看之前小紅的境遇,整個一個“三線藝人”:雖然顏值不錯,但在寶玉房里也不過是個澆花、喂雀兒的小配角,剛給寶玉倒了個茶就被秋紋臭罵一通,晴雯也沒少諷刺她,根本不可能“上位”。在寶釵眼里,她更是“眼大心空、刁鉆古怪”,說明她并不被大觀園里的主流思潮所接受。但是王熙鳳卻看到了這個孩子的閃光點,她的成熟知趣、她的口才、她的聰明干練,都深受王熙鳳喜歡。同樣的人,因為伯樂的出現,將她換到了另一個更適合的土壤,就能開出不一樣的花來,這就是王熙鳳的過人之處。
仗義幫鴛鴦
? ? ? ? ?王熙鳳的愛才,不光表現在對下人的提拔。像鴛鴦這樣領導身邊的“貼身女秘書”,她更多的是欣賞、幫助。有人也許認為這僅僅是因為她是賈母身邊的紅人,我卻一直覺得,她其實挺欣賞和敬佩鴛鴦的,她倆都是有才能的人,一主一仆,有種惺惺相惜的味道。
? ? ? ? 第四十回,老太太帶著劉姥姥“大觀園一日游”,鴛鴦提議拿姥姥當“諧星”來取笑,厚道的李紈就不同意,怕大BOSS批評,鳳姐卻跟鴛鴦想得一樣:“咱們今兒就拿他取個笑兒。”于是兩人一唱一和,激發出劉姥姥高超的演技,逗得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笑彎了腰。可見,在追求工作亮點和創新方面,兩人是有相當默契的,都不怕擔風險。
? ? ? ? 也許正因為王熙鳳欣賞鴛鴦,所以在賈赦想強娶鴛鴦的時候,王熙鳳才仗義執言了一番:“依我說,竟別碰這個釘子去。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的,那里就舍得了?……”這番話一方面是對形勢清醒的判斷,一方面也是對鴛鴦的一種維護。雖然這些話邢夫人不愛聽,王熙鳳無奈也只是采取了“表面支持”的“綏靖”政策,終究沒有去為納妾一事推波助瀾。
? ? ? ? ? ? 第七十四回,鴛鴦私下里將老太太的金銀細軟借給賈璉應急一事,不知怎么被邢夫人知道了,少不了來難為賈璉和鳳姐一番,說自己也要二百兩。鳳姐只得把自己的金項圈拿去典當了錢給婆婆送去,同時還在為鴛鴦著想:“當緊那邊正和鴛鴦結下仇了,如今聽得他私自借給璉二爺東西,那起小人眼饞肚飽,連沒縫兒的雞蛋還要下蛆呢,如今有了這個因由,恐怕又造出些沒天理的話來也定不得。在你璉二爺還無妨,只是鴛鴦,正經女兒,帶累了他受委屈,豈不是咱們的過失。”
? ? ? ? ?自己受了委屈先不說,倒是想著鴛鴦會被人誤會“私自領導個人資產挪作他用”,甚至擔心鴛鴦因此沾染上桃色新聞的風言風語,這樣的體貼和理解,實在是因為鴛鴦是個難得的人才;這樣的人,王熙鳳懂得愛惜。
? ? ? ? 當然了,作為惺惺相惜的兩個人,鴛鴦也替王熙鳳說過話,因為今天的主角是王熙鳳,這段故事就先不講了。
大氣助探春
? ? ? ? 探春是個有魄力的姑娘,在她管事期間,既不同于李紈的“菩薩心腸”,也不同于薛寶釵的“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她敢“滅親”、敢碰硬、敢破舊,“要找幾件利害事與有體面的人開例作法子,鎮壓與眾人做榜樣”。
? ? ? ? 有魄力固然好,但是這要是在一般的官場或職場,公然不給前任面子,也是一招險棋。而探春這招險棋之所以下得漂亮,一半的功勞得歸功于王熙鳳的配合。
? ? ? ? ?別的前任,如果聽說自己的權威被挑戰,多半會非常生氣,而王熙鳳呢?笑道:“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托生在太太肚子里。”末了,還叮嚀平兒:“他(指探春)雖是姑娘家,心里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利害一層了。如今俗語‘擒賊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開端,一定是先拿我開端。倘或他要駁我的事,你可別分辨,你只越恭敬,越說駁的是才好。”
? ? ? ? 可見,王熙鳳雖愛權力,但更愛人才,為了家族的事情,寧愿把自己的面子放在一邊,和探春一起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黃蓋”,讓探春好好震懾了家里人。王熙鳳壓著自己提攜后輩的胸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 ? ? ?如此種種,都可以看出,王熙鳳對有才能的人,或提攜,或幫助,或扶持,或憐惜,總之,她并不是對所有人都心狠手辣,她有她看人的眼光、待人的原則和愛才的行為。作為一個領導者,識人用人是必須的才能,否則事業不能做大,做事很難成功,僅就這一點而言,王熙鳳具備了一個領導的基本素質。
? ? ? ?寫在后面的話:鳳姐的故事連寫三篇,實在是因為這個人物有太多閃光和爭議。俗話說:事不過三。下一回我們說說“帶刺的玫瑰”——賈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