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只關注中間,也看周圍。并去思考。
看一樣事物,不要只看中心,也要顧及到周圍。比如說,感到“這咖啡很好喝”時,請看周圍。看周圍,不是說要去研究沖泡方法和咖啡豆。咖啡的四周,指的是咖啡店的氣氛、音樂,為你沖泡的人,端咖啡的人,一起喝的人。可能是因為周邊環境的影響,本來普通的咖啡也會變得美味。理解一樣事物時,要綜合事物的中心和周邊,一同思考。
看周圍,這讓我想起我們學畫畫的時候,幾乎每次老師都耳提面命的一句話“看整體”。如果只局限于一個小角落,再怎么調整、修飾,整體終歸是不和諧、不美的。不僅畫畫,寫文章、交朋友或者搭配衣服,都需要“看周圍、看整體”。梵高的畫在彼時沒有得到大家的喜愛,此時卻人人追捧。拋開本身的藝術價值來談,周圍的欣賞環境是重要的,因為有了懂得它藝術價值的人。小時候的味道才是經典的,因為除了本身的味道,更多的是童年的回憶。所以,才會有商業廣告的感情牌,一起追憶小時候的味道。
虎頭蛇尾的人,就是沒有考慮到周圍和整體的人。早上的陽光再怎么燦爛,到了晚上刀山火海、面目全非,想必也收獲不了更好的自己。一個人的整體,除了他每天的吃飯睡覺,還有他的父母朋友、喜歡的興趣所在。無法想象,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興趣,該會有多寡味。如果你看到一個事物很完美,請再看一看周圍并深入思考一下,是不是那天沒堵車所以心情不錯?感覺是很多味道的重合,而你要知道它為什么會剛剛好。
02迷失的時候,選擇更艱辛的那條路。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無數選擇。因此,每天都會有困惑和煩惱。在不知道選什么好的時候,就選擇艱辛的那條路吧。因為這樣不管是對是錯,都會更集中精力去做,會變得更加慎重、更加仔細地準備。從結果上來說,也會學習到更多東西,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選擇輕松的一條路,則不僅沒有緊張感,也會所學甚少。
回報率大的事物,往往風險性會比較大。就像,如果我們每天得過且過、不動腦子,過得會比較輕松;而如果我們每天快節奏地學習、絞盡腦汁,過得會累、但充實。孤注一擲,可能會失敗,但肯定會磨練出更好的自己。艱辛的路,往往是現在所達不到的,但是那里有更多沒有見過的風景和更多沒有經過的體驗。體驗最大化,而不是享受最大化。跳出本我的小角落,才能探索出更豐富的超我。
選擇上的困惑,是沒有清楚真實的內心,或者說是內心是混亂的、想要逃避的。選擇艱辛的那條路,經歷更多、成長更快、探索更多的邊界。如果走得很艱辛,那是探索到了新的邊界,體驗了新的活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