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https://www.lmade.cn
源石幣貨幣代碼NANO,曾用名RaiBlocks,曾用貨幣代碼XRB。
NANO是一種零手續費、即時交易且具有極大可擴展性的加密貨幣。它通過有向無環圖(DAG)數據結構而非傳統的單線程區塊鏈數據結構來實現其功能。NANO采用的獨特的DAG,其團隊稱之為區塊點陣(block-lattic)。
2017年比特幣價格上漲,其交易費用也水漲船高。比特幣的核心開發者堅持把比特幣的區塊大小保持在1mb引起了比特幣網絡交易擁堵。這讓許多低交易費用、即時交易的山寨幣成了香餑餑,其中包含零手續費、即時交易的NANO。從2017年12月份到2018年1月初,NANO的價格從0.20美元起步,最高漲到35美元,當比特幣的價格橫盤時,NANO的價格仍舊迅速攀升。
NANO的特色是零手續費交易和巨大的可擴展性。這簡直美好到不真實。加密貨幣有兩個基本特征:去中心化和一致性。創建一個滿足“DCS三角”全部標準(三個標準分別是去中心化、一致性、可擴展性)的加密貨幣通常被認為是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那么NANO真實嗎?NANO團隊所聲稱的一切是真的能被實現還是只是NANO團隊的空想?讓我們深入NANO的技術,一探究竟。
基本情況總結
? NANO作為Colin LeMahieu的副項目于2014年啟動。該項目耗時三年完成,2017年啟動了功能齊全的主網。
? NANO供應量固定且上限為133,248,289XRB。所有XRB都是在主網啟動時產生。
? 所有交易都是免費的,并在5秒內得到確認。NANO具有極高的網絡吞吐能力,并且僅受計算速度和數據傳輸延遲的限制。
? NANO采用的是基于DAG區塊點陣的數據結構,而不是傳統的單線程區塊鏈。
? 通過投票機制達成共識。驗證器節點對事件的狀態進行投票。每個節點擁有的投票數是節點自身XRB的數量加上由其他賬戶委托給節點的XRB數量。
? NANO團隊沒有進行ICO,而是通過網絡免費分發NANO,只保留了7,000,000 XRB作為發展基金。
NANO是騙局嗎?
我查閱NANO的白皮書并查看其團隊的經歷,我相信NANO就是其團隊所聲稱那樣,但有一些注意事項。圍繞其共識算法存在許多開放性問題。我認為NANO的共識算法沒有經過充分測試、缺乏同行評議。這增加了其網絡癱瘓的風險。盡管NANO確實支持即時交易和免費交易,但我們仍不清楚其共識算法是否正確和強大。
除了NANO共識算法完整性問題外,這一點也值得關注,那就是NANO比采用傳統共識算法(如POW或POS)的加密貨幣更中心化。雖然它不需要巨額的金錢投資來運行驗證器節點,但它的維護成本仍然非常昂貴,主要是因為系統不提供直接的金錢激勵來執行驗證。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NANO系統中驗證器的數量往往比諸如以太坊或比特幣這樣的系統少得多。
也就是說,我很自信的認為NANO不是騙局。雖然它比BTC或ETH更中心化,但它的功能正像它所宣稱的那樣運行著。
NANO如何運行?
NANO使用一種稱為區塊點陣的新型數據結構。傳統的加密貨幣基于單一的全球區塊鏈,而NANO則是每個NANO賬戶維護單獨區塊鏈。每個區塊鏈只能由其所有者更新。
為了發送資金,發送者需要在自己的區塊鏈中執行“發送”交易,接收者需要在其區塊鏈執行相應的“接收”交易。這是NANO可以快速處理交易的原因。由于帳戶是唯一可以更新其區塊鏈的實體,因此每個區塊鏈可以即時更新和異步更新。這樣交易就非常快速了。一旦進行區塊鏈更新,交易將通過網絡傳播,只要沒有驗證者發現沖突,就確認交易。
NANO網絡由錢包和驗證器節點組成。為了讓錢包執行交易,必須把交易發送給驗證節點。該節點驗證交易,然后將其廣播到與其連接的其他驗證器節點。每個后續驗證器節點都會執行相同的驗證和傳遞過程,直到交易傳遍整個網絡。
驗證器節點通過存儲每個地址的區塊鏈來跟蹤整個網絡的狀態。當發布的交易與驗證器節點的內部狀態沖突時,會發生沖突或“分叉”。為了解決沖突,節點通過向其他節點通告沖突來啟動投票過程。投票過程發生在預定義的時間段內,每個節點對其認為正確的網絡狀態進行投票。一個節點的投票數等于它擁有的NANO的數量加上其他賬戶委托給它的NANO的數量。當一個狀態超過133,248,289 / 2票(133,248,289是現有XRB總數)時,就會被自動接受為網絡的真實狀態。
NANO網絡不提供運行驗證器節點的獎勵。
為了避免垃圾攻擊,賬戶需要完成簡單的工作證明問題,才能將交易添加到自己的區塊鏈。這當然不是萬無一失的,因為交易可能在幾秒鐘內完成。
團隊介紹
NANO背后的主要開發者是Colin LeMahieu。LeMahieu于2014年開始開發NANO,并于2017年發布主網上線。NANO沒有通過ICO發幣,而是通過網絡分發其代幣,用戶只需要完成驗證碼校驗就可以接收NANO。
<figure style="margin: 24px 0px; color: rgb(26, 26, 26); font-family: -apple-system, system-ui,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Microsoft YaHei", "Source Han Sans SC", "Noto Sans CJK SC", "WenQuanYi Micro Hei",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400;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pre-wrap;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figure>
NANO背后的團隊規模很小,且不為人知,但隨著NANO近期的成功,LeMahieu正在建立一個更大的團隊。預計NANO將在2018年搞個大型生態系統。
PayPal首席工程師+NANO
有一件有趣且值得一提的事情的是,PayPal首席工程師在周末黑客項目創建了NANO結賬的應用程序。對于PayPal工程師來說,這只是一個用NANO構建的周末黑客項目,但對于NANO這個新興的加密貨幣來說意義重大。
NANO與IOTA對比
IOTA是另一種高可擴展性、免交易費和即時交易的加密貨幣。與NANO一樣,IOTA在過去的一個月內價格大幅上漲。這兩種加密貨幣常常被拿來相互PK,下面是這兩種加密貨幣的區別:
NANO使用點陣區塊結構,每個賬戶都有自己的區塊鏈。而IOTA使用全局DAG數據結構(稱為Tangle),每個節點代表一個完整交易。為了執行新的交易,一個賬戶需要驗證兩個以前的交易。新交易將“參考”或連接到Tangle中以前的兩個交易。
IOTA的交易發生在單個階段(即一個交易既代表發送也代表接收),而NANO交易分兩個階段進行:發送人需要在其區塊鏈中執行“發送”交易,接收方需要執行相應的“接收”交易。
NANO比IOTA更去中心化(盡管與比特幣和以太坊相比都顯得蒼白)。IOTA目前需要中心化的協調員來確保網絡安全和運行。這是因為IOTA的網絡安全性與網絡中發生的交易數量直接相關。在低交易量情況下,網絡安全性顯著下降。理論上,隨著網絡大規模被采用,協調員最終會被取消。但對IOTA來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協調員存在的可怕后果是,IOTA的開發人員可以隨時凍結任何用戶的資金......而且他們也這么做過。而NANO網絡的安全性并不取決于系統中的交易量。因此,NANO不需要中心化的實體作為安全保障。
IOTA也不是那么糟。畢竟,它是免費和快速加密貨幣的第一批推動者之一,并且它具有超越NANO的生態系統優勢。IOTA有更多的用戶,IOTA基金會有更多的業務連接。例如,基金會最近推出了IOTA數據市場計劃,許多大公司參與其中。
我重點關注的是執行NANO或IOTA驗證器節點的費用是多少,因為兩者都需要高性能計算機,但網絡沒有提供經濟回報。這阻礙了驗證器節點的產生。如果網絡中驗證器節點變少,中心化程度越高,安全性越低。
項目相關
——共識算法相關
圍繞共識算法存在許多開放性問題。鑒于NANO還很年輕,它沒有被充分測試、缺乏同行評議。這給共識算法帶來了嚴重缺陷的風險。例如,如果沒有足夠的法定人數投票來解決網絡沖突會發生什么?目前,驗證器節點依靠最大供應數量(133,248,289 XRB)來確定法定數量,而投票過程完全有可能沒有足夠的驗證器節點參與。
另一個大問題:如果NANO網絡的某些部分長時間分離(可能是由于網絡問題或其他毛病),當分離的網絡時重新加入時會發生什么?重新加入的網絡是否會在不可避免發生的投票過程中癱瘓?從數學上能保證新的網絡會恢復嗎?
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他們的答案將決定NANO的穩健性,并最終確定其是否能長治久安。
——垃圾攻擊
NANO是零手續費交易,使它對垃圾攻擊很脆弱。我可以運行一個腳本,用多個賬戶將不斷相互發送交易,創建大量的區塊鏈,運行時間足夠長,會使驗證器維護起來非常昂貴。
在系統中創建垃圾攻擊幾乎沒有成本,但垃圾攻擊危害的成本可能很大。與存儲和計算成本可預測的傳統區塊鏈不同,NANO的零交易費用和可擴展性使其這兩種成本都難以預測,并且沒有任何規則可以防止它們漲上天。
預計這些垃圾攻擊將隨著NANO的普及而增加,我們期待看到開發團隊如何回應。
——NANO不激勵去中心化
NANO的驗證器節點運行非常昂貴。運營成本包括高網絡吞吐量成本和適度的處理及存儲成本。由于運行NANO驗證器節點沒有任何獎勵,所以驗證器節點傾向于會集中。
有人認為這不是問題,因為依賴NANO網絡的企業會激勵運行驗證器節點來保護網絡。大型投資者也可能會提供激勵來運行驗證器節點以保證其投資。但是,目前仍是不確定的。
——應用有限- 沒有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加密貨幣被低估但非常強大的擴展。我有強烈的預感,任何想要長期成功的加密貨幣都必須支持智能合約。然而,鑒于NANO的系統完全不同,我對其能否支持智能合約持保留意見。
最后 - 我是否看好NANO?
NANO按照其所描述的那樣運行——幾乎無交易吞吐量限制的即時交易和零手續費交易。它有很大的潛力來挑戰像IOTA甚至比特幣這樣的大牌。然而,NANO目前正被一個未經證實的共識算法,對垃圾攻擊脆弱,中心化問題以及缺乏智能合約所困擾。盡管如此,目前狀態下的網絡仍然有效,并且運行良好。雖然圍繞這個項目還有很多開放的問題,但我仍然很好看它。
免責聲明:我不擁有任何NANO,過去沒有NANO。我可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在購入NANO,但目前我處于觀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