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大學老師轉行做了HR后,以前的學生也慢慢從大學畢業,開始變成職場新鮮人了。有些跟我關系不錯一直有聯系的孩子知道我現在的工作,偶爾也隔三差五問我一些職場方面的注意事項。
這兩年,隨著他們的茁壯成長,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跟領導申請提薪。這是個好事,說明自己已經積累下一定的經驗,也有一些底氣提出這方面的要求了。但申請提薪是個有些技術含量的事,最近有個小笨笨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有點爛的案例。剛好最近跟王奕霖老師學習人際溝通術課,就從溝通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提薪申請的雷區吧。
Dear Carol
在這三次的活動中,其實我個人覺得是存在一定問題的。這三次都是到了中心才開始賣票,非常影響結果。所以在我自己接了中心以后,我在前期的工作中說付出了極大的精力的。我從來不會到了中心才開始定業績目標,我都是讓他們提前訂好目標,規劃好每日任務,每天給我反饋工作結果。在跟進的過程中及時給予幫助和調整。我在跟amy的時候我就跟她提出我們的前期做得不夠好,跟進的不夠緊。她告訴我店多了就會顧不過來了。我不確定這是不是真的,但我的確接受不了到了中心才賣幾張票這種可怕的進度。所以我會盡力把前期工作做好,保證一個好的業績。
從第一次見面到現在我從未提過我對薪資的要求。主要是因為我覺得我對公司的模式還不清楚,也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我就直接接受了公司的安排。其實在跟完amy的場以后,我就特別想跟你說我覺得薪資實在太低了!因為真的很累!但我忍住沒有說,畢竟,沒有創造價值的人沒有資格提要求。原本,我計劃邀等五月結束再跟你提薪資的要求,但我想了想,還說決定現在就提。因為我實在覺得這種狀態是不應該有的。因此,我現在需要跟你提一下我對薪資的要求,我期望的薪資是xxxx,我覺得我可以接受的薪資是xxxx。
我對于團隊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我服務過的客戶對公司有一個正面的品牌傳播效應,更重要的是,我具備產品開發的能力。
我也希望我能為大家帶來更大的價值。
祝好,盼復!
從這里我們看出來,這位同學給主管寫了一封信,但直到信的最后我們才看出來寫信的目的是求加薪的。薪酬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私密的事情,所以大家在提起薪酬的時候總是遮遮掩掩。但過分的鋪墊效果會十分不理想。而且在這位同學的鋪墊中,還夾雜了對他人工作的評價以及對團隊的建議,讓人不免心生疑問,你到底想要怎樣?難道是為了來找我吐槽么?我自己工作都忙得要死,哪有時間聽你吐槽。
王奕霖老師在提到,在進行溝通之前,必須要做的兩種準備中,其一就是是明確自己的目的。
提薪這種大事目標奪么明確啊,就是漲錢嘛。那么,有了這個目的,我們的溝通方式和內容都要圍繞著漲錢這個中心。在溝通中如何達到自己的目的?這需要自己在平時不斷積累經驗并總結,不同的情況所需要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但雷區卻是類似的,在這里,我通過這封加薪信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
1. 為了達到目的而批判他人。
很多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有些是有意而有些則是不經大腦脫口而出。似乎貶低了他人就能捧高自己。其實并沒有什么用。加薪這種事尤為如此。別人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最多只能導致別人薪水受到影響,而你的初始目的,加薪,并沒有達到。更糟糕的是,這種行為有可能導致你想象不到的負面效應。所以完全沒必要在求加薪的時候捎帶別人。
2. 為了達到目的而大吐苦水
拜托,成熟點吧。職場不是比慘大會,你慘不慘,辛苦不辛苦跟你的薪酬沒有必然聯系。如果你能證明你的辛苦工作為公司帶來了實質性的效益,那么提一提也不是不可以,而只是強調我真的很累,這點薪水我真的難以接受,come on, who cares!
3. 只考慮自己的目的,不顧他人感受
提薪的訴求是很正常的,但方式不對就不會達到好的效果。比如這位同學,唐突地寫了這么一封注明“盼復”的郵件,并沒有事先考慮自己這種行為是否妥當,是否會浪費別人的時間。如今工作節奏快到人人都嫌自己的時間不夠用,誰會一字一句把你的信看仔細?其次用這么一封不專業的信件來處理專業問題,也暴漏了你不夠專業。
我給她的建議是:
1. 下載一份公司官方的提薪申請表,如果公司沒有類似的表格,就寫一封正式的書面申請,再開誠布公地當面,或打電話和相關負責人提出請求。
2. 事先向hr部門請教,研究公司的晉升通道和提薪途徑以及相關的要求,查看自己是否達到了提薪條件。如果和條件差的很遠,很難會有結果。
3. 認清自己在行業內的位置,確定自己在職場中的競爭力是否和自己的薪資匹配。說人話就是,姐這手藝,不在你家做,出了門人人搶著要,提不提薪你自己看著辦。(當然一定不能這么講啊!答應我!)
4. 客觀陳述自己對公司的貢獻,以及提薪后會帶來的結果。最好要舉出例子,能用數據說話就更加有力了。
祝大家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