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的一個深夜,我接了繪本館陳老師的電話,說起給孩子上繪本作文的事。
許是我太想出去活動筋骨了,又或是,一個探索許久而無結果的事情,突然來了機會可以用實踐去檢驗它,我太激動了。
然后,整整一周,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里,我都在想著課程的事情。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推敲。
我是個做事很慢的人,別人很快就能搞定的事情,到我這里就變成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了。
磨課,請教朋友,再磨課,再請教……
兩節課結束后,我才發現,我太著急了。
我問兩個二年級的孩子:為什么來?
孩子回答:不知道,我媽讓我來的。
后來見到孩子的媽媽,才知道,他們周末專程從鄉下上來的。我瞬間覺得壓力山大。
一二年級的孩子,都不知道為什么要寫。他們想的就是,“聽故事就行了”或者“我只想來看書”。
或許我們大人都太著急了。一個教育部的改革,一個“得語文者得天下”都讓父母們著急了。恨不得孩子會寫字就會寫出文章來。
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想著怎么和孩子們說“為什么要寫”。
第二天,我問丫頭。她說:因為寫能幫助提高思考能力和管理能力,管理能力就是讓那些字在它該呆的地方呆著,一起創造有趣的故事——嗯,如果這算管理能力的話;還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寫一寫,情緒就會好很多。
我想,丫頭身上應該有我的影子了吧。
我愛寫,不是因為我寫的有多好,而是因為我想寫,喜歡寫。
從小我就覺得文字很神奇,同樣的字用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就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上小學的時候我因父母工作原因多次轉學,那些日記幫我保留了童年的記憶。
是,差不多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到丫頭出生,我一直在筆記本上寫日記,整整十幾年。后來筆記本也寫,空間、博客到現在的公眾號都在寫。
前段時間,我遇到了車禍。發現自己還活著真的太激動了。那時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突然不在了,我拿什么證明我曾經來過?文字!打那次以后,我寫的更瘋狂了,白天帶娃,半夜來寫。每一天的所思所感統統都變成一行行的文字,那是我活著的證明。
寫作已經變成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的我也熱切希望孩子們也愛寫。
當然,寫作這事兒急不得。
上課的時候,我并不著急讓孩子寫。低年級的孩子思維很活躍,以寫為訓練手段的方法只會影響他們靈感的發揮。繪本(圖畫書)是圖文結合來講述故事的,孩子們需要盡全力去捕捉畫面,去尋找語言所沒有表達出來的東西。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變得格外專注,思維也異常活躍。
所以,親愛的孩子們,我希望你們的寫作是自發的,是為了記錄自己的靈感和快樂!而我,愿意為此花費時間和精力,只為等你!
陶行知有一首詩《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說小孩小;
誰知人小心不小?
您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還要小!
這首詩應該給所有的大人看!
來看看部分小朋友的作品就知道了。
我想起《盲人大律師》里的一個故事:一個男孩從小就想當女人,但是不被社會接納包括他的父母。盲人大律師幫他打贏了官司,讓更多人的學會接納別人的不同。我們的游御晨小朋友,你這么小就這么不同,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
這幅畫讓我想起鄭淵潔的《罐頭小人》,還有著名的《借物小人艾麗提》。這是陳詩冉小朋友的故事。
這是我根據智捷小朋友口述整理出來的詩歌。他看著就笑了,問:“這真的是詩嗎?”
恩澤拿著我帶來的綠豆看了很久,然后說:我不喜歡吃綠豆,那我就寫綠豆吧。雖然不喜歡綠豆,但是卻給綠豆一個完美的結局。對了,他還把他家的貓帶進故事了。
被接納的小怪獸的故事,善良就是最好的回報。林欣穎小朋友,一個有愛的世界在你手中誕生了。
亮點在最后,對吧。后來問了森凱的媽媽,說孩子有讀《日有所誦》。真的,孩子讀過的書最終都會在某個時刻展現出來。
又到凌晨了,我想給自己過去的一周做個總結,不想拖延,抱歉只能展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