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衛?馮金諾斯,竟然是天蝎座。
巨蟹女的我非常心動。
我決定走向他。
慢慢地走,真的很慢。
慢到足夠讓人在這段時間里讀本小說。
就讀他的小說,《微妙》。
不停地走,直到貼到大衛?馮金諾斯的臉龐。
直到鼻子碰到一起。
直到屏住呼吸。
直到擠壓的空氣里無法從容思考問題。
然后,用力吻下去。
一個激烈的、力量的、獨一無二的吻。
然后我要抬頭對他笑:
「對不起,我吻了你。
這是我神經元突然爆發的無政府行動。
沒什么好解釋的,這就像是一門現代藝術。
你一定懂的,對不對。」
2
大衛?馮金諾斯是天蝎。他筆下的馬庫斯也是天蝎。
小說《微妙》里,娜塔莉給了馬庫斯一個「無動機行為」的深吻。
他和她因此相愛。那個吻不過是個序篇。
從八十頁的「序篇」開始,娜塔莉與馬庫斯吻了四次。
吻到了二百多頁,他才開始笨手笨腳地、在娜塔莉一絲不掛的肌膚上,學習溫存。
高潮還未開始,小說戛然而止。
那又如何。
大衛?馮金諾斯這個作者插了一句嘴:
「《吻》表現了人類追求幸福的終極實現。」
讀故事的人會心一笑。講故事的人點到為止。
3
大衛?馮金諾斯在《微妙》中知識分子式的文本插入:
·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吻》的賞析片段
· 馬庫斯在火車上讀的齊奧朗《苦澀三段論》
· 娜塔莉最喜歡的三本書:《魂斷日內瓦》、《情人》、《分居》
· 約翰·列儂如果沒有在一九八零年去世可能會出的專輯
· 拒絕一次約會應該用加繆的方式還是薩特的調調
·……
4
詼諧另類的幽默感、一閃而過的怪念頭、嚴肅現實的哲學感:
大衛?馮金諾斯的寫作手法,很不同。
似一部收放自如的文藝小品,他會刻意在鋪陳情節時,出其不意,戛然而止 ——
或是,羅列起女主角最喜歡的三本小說;
或是,摘錄男主角突然想到的電影對白;
或是,搬出拉魯斯辭典給「Délicat」下定義;
甚至,直接販賣起男女主角約會餐廳的例湯佐料。
若換成傳統寫法,這只是一個溫情清淡、寡然無味的愛情故事。
多虧了大衛?馮金諾斯。
小說情節交叉了多重文本,互相解釋、互相頂撞;
男女主人公沖撞著作者代入感,互相包容、相互背叛。
大膽、突兀、驚奇:情節平庸并不算大問題,敘事方式夠精妙,也能給小說加添一筆野獸派之風。
「語言和故事都很重要」。
大衛?馮金諾斯用他的寫作方式詮釋「Délicat」。
5
Délicat, e: 形容詞
1、精致的;清淡的:精致的面龐;清淡的香氣。
2、微妙的;棘手的:微妙的處境;棘手的運作。
3、體貼的;細致的:體貼的男人;細致的關懷。
6
一樣「Délicat」的,還有她和他。
娜塔莉是這樣的女子:
她能對畫作《草地上的午餐》產生天真無邪的聯想。
她會用「提前享用人生的每個下一分鐘的方式」奔跑。
馬庫斯是這樣的男子:
他在約會時說「我覺得找話題是一個很好的話題」;
他總結自己是「讀了太多齊奧朗作品的緣故」所以偶爾煩惱。
他和她眼中的感情事件都會有文藝對照的美感。
他和她會一起開冒犯式的玩笑。當然,我很懷疑這是大衛?馮金諾斯開了私心,趁機對各個國家吐槽。
7
主角口中(作者筆下)的國家刻板印象:
· 「您說話像個美國人,這從來都不是什么好兆頭。」
· 「要是想更淡定淡定些,您應該出生在瑞典。」
· 「但我開始懷不疑,你瑞典人的憂郁外表下其實根本就是個情場高手。」
· 「每天都一模一樣的中國人。」
……
8
主角眼中(作者筆下)的藝術鑒賞修養:
· 「兩人目前的姿態中稍有些比利時畫派的味道,當然,這樣的畫面并不是最讓人安心的那種。」
· 「那個吻是像卡西米爾?馬列維奇的《白色的白色》般抽象的當代藝術。」
· 「她想象出一幅現代派的畫作,畫里有一對正在拇指上吃午餐的情侶,就像那幅《草地上的午餐》一樣。這得是一幅達利的畫,她說。」
· 「突發奇想,甚至改寫繪畫史。這是一種極致的天真無邪。」
……
9
愛情故事、寫作手法、男女主角。
我不知道「Délicat」是什么味道,只覺得,這三者,樣樣甜絲絲,仿若嚼甘草。
10
因此,我仿佛愛上了大衛?馮金諾斯。
并且,用了非常大衛?馮金諾斯的方式,寫了一篇非常不像書評的書評。
很不正常。很不客觀。很不恰當。
可是,誰讓我寫作之前看了他的照片呢?
而恰恰,他還是天蝎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