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碎紙人
1.
媽是個不善言談,或許可以說是個高冷的人。
媽很能干,別人是說了不做,夸下海口卻不付諸實踐,而媽卻是那種做了也很少說的人,用行動去說話。
這也是我這么多年來最佩服她的,當然也是我最怕的一個點。
別人問我:你愛你媽嗎?
我說:愛。
你怕她嗎?
怕,從小怕到大。
你恨她嗎?
不敢。
2.
我是在一個深秋初冬的夜晚出生的,產房里跟我一同出生的小寶寶降生就哭,“哇……哇……哇”,寶寶們都在哭,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自己的降臨。
然而我不一樣,出生時我就笑,眼睛一瞇,小嘴一咧,我對護士笑,我對我媽笑。
我媽說:這孩子出生不會哭,會不會是個傻子?
這是我出生我媽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于是護士抱著我也開始急了:這位寶寶不出聲就是微笑,會不會不健康?
大家都知道,小嬰兒剛出生大哭是在換氣,表明能正常呼吸,是健康的表現。然而我不是,我笑。
醫生說打一下吧。于是護士抱著我巴掌一揮,就啪啪落在我的屁股上了。
“哇……”一大聲,我哭了。剛出生就挨打。
3.
媽很瘦,身子比較弱。于是我出生之后都沒有母乳,當年媽要和爸一起去外省工作。于是就把我一個人留在奶奶家,我和奶奶兩個人相依為命。
我媽多殘忍啊。
我還尚在襁褓,還未品嘗過乳汁的甘甜,就被留守在家鄉。她跟我爸就這樣走了,那時,我還沒有一個月……以至于現在每次遇到挫折老爸怪我笨的時候我都說,怪我媽,怪她不給我喝母乳!
我在家鄉和奶奶度過了七年的時光,那時候總感覺日子很慢,天空很美。我的童年里全是大山河流,我和小伙伴們去山上摘過茶葉,去河里摸過魚蝦,去田里放過風箏,去草垛里躲過迷藏,去西瓜地里偷過西瓜,去楊梅山上偷過別人的楊梅。
夜幕降臨時,每家每戶的媽媽都會把家門打開,伸出頭來叫“大寶,回家吃飯啦!”“恬妞,回來喝粥啦!”各家媽媽的聲音甜美至極,環繞在田野間……
只有我,沒有媽喊。
奶奶老了,喊不動了。每次出門玩之前她都跟我說,奶奶沒力氣喊你,你看別家媽媽叫寶寶回來吃飯,你就也回來,那個時候飯一定好了,奶奶在家等你。
我說:為啥我沒有媽喊?
奶奶說:你媽忙,和你爸去賺錢養你。
我生氣:可是別的小朋友都說我是撿的,我沒媽!
奶奶說:你有媽的,你媽媽還很漂亮,很能干,別人的媽媽只能呆在農村守著田,你的媽媽卻在大城市打拼,賺大錢。
4.
爸媽有時候一年回來一次,有時候兩三年,回來的時間總是很短暫,小的時候印象中都記不清爸媽的樣子,更別說在媽懷里撒嬌了。
我收到的只是從遠方寄來一個信封一個信封的錢,奶奶說:這都是你爸媽給你的。
噢,原來我也是有媽的,我媽在那厚厚的信封里,在那黑色的破舊的還有雜音的“大哥大”里。
很遙遠,充滿幻想。無數次在夢里勾勒過我媽的形象,高挑,美麗,溫柔。也無數次在夢里聽見別人說我是沒媽的野孩子,然后委屈到哭,哭醒了發現枕頭濕了一片。奶奶說是不是做噩夢了,我哭著說:我想我媽。
誰也不知道出生不會哭只會笑的女孩兒眼角竟長出了淚痣,成了一個好哭包。愛哭這個習慣,從小時候想我媽就開始慢慢形成了,以至于我現在看見寫親情的文章就會哭,聽見感人的故事就會哭,淚點低到極致。
5.
七歲那年,我媽回來了,她抱著我親,我卻感覺很陌生。我媽給我帶來了很多衣服,但是都大了,我還沒有長到她想象中的那么高。
媽跟爸商量,要帶我出去一起生活,奶奶老了不方便照顧我,于是我就終于跟闊別七年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了,我終于離開了那個說我是“野孩子”的山溝溝了。
七歲那年,我有媽了。
可是我卻很不習慣,不習慣爸媽的生活方式,不喜歡新環境里的一切,我一個人一個小房間,再也不能和奶奶一起睡覺了,晚上特別害怕就用被子把頭一直蒙著。
媽肚子又大了,聽爸說,我可能有小弟或者小妹了。
七歲那年,我見到的是個大肚的媽媽。她沒時間管我,于是我就跟爸膩在一起,跟爸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媽很少跟我講話,挺著大肚子,我上學去遠遠的學校都不認識路,還走丟過好幾次,媽說:這孩子真笨。
八歲那年,我有了一個妹妹,媽媽每天都把她捧在懷里,哄她睡覺,給她喂奶。我想,我小時候,媽要是也這樣對我就好了。媽很少跟我講話,但一講話就是啰嗦得不行,總是安排我干家務,我還是個八歲的孩子啊。她讓我每天放學回來洗碗掃地,我做不好的時候還會罵我,我很委屈,躲在房間里哭,想我的奶奶,我跟我爸說:她肯定不是我媽!
6.
后來,媽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妹妹,在家里,沒有人跟我說話,我跟媽說啥她都是“嗯,好”很冷清。不然就是對我各種要求,以嚴肅的方式。所以我怕我媽。
在學校受了委屈也不敢跟媽講,感覺媽要照顧妹妹,很忙。每次爸都會對我說:心心是大姐姐了,要懂事。我說:好,我懂事,我乖,我不鬧,我聽話。
感覺媽好陌生。后來,我讀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母親》這篇詩歌,讀一次哭一次。因為里面是這樣寫的:
“我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著紅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著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紋,
我呆呆地看著檐頭的我不認得的“天倫敘樂”的匾,
我摸著新換上的衣服的絲的和貝殼的鈕扣,
我看著母親懷里的不熟識的妹妹,
我坐著油漆過的安了火缽的炕凳,
我吃著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飯,
但,我是這般忸怩不安!因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是的,我也做了家里的新客了,我也有不相識的妹妹。
7.
于是,我就在媽的沉默和嘮叨下長大了,我在家平時都不跟媽講話,因為她總是不愛理我,所幸我也不講了。
總以為我媽一直不會關心我,但其實我不知道的很神奇的事情是媽每次上街給我買衣服我永遠是合身的,盡管她沒帶我一起去逛街。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每天放學回到家就有熱騰騰的飯菜,小學就開始自己一個人睡覺,一個人洗碗,一個人洗衣服,一個人上學。從沒住過校的我,大一剛開始住校就習慣了一切,什么都能自己來。大家都夸我很自立。從小媽就對我的不好的行為批評啰嗦,以至于現在大家都說我很有家教,教養好。
這么些年來,我一直認為媽很冷漠,卻不知道她默默培養了我這么多。
準備去上大學的那天早上,爸送我去,媽說她不去。我收拾好行李準備走,爸說:你怎么不跟你媽說你要走了,去打聲招呼啊!
我把行李箱放樓下,上樓特意敲門。
媽說:什么東西沒帶嗎?
我說:媽,我去上學了,我走了,你在家好好的。
說完就下樓跑了,因為這么多年都沒跟媽好好說話的我,還是第一次跟媽好好說告別。
在校的第一晚,爸給我發來微信:昨天你走的時候你媽在家哭了。以后回來了多和你媽說說話,主動一點。
看到這里,我不禁淚奔,嚇到了舍友,她們問我怎么了,我說:我想我媽!
于是抓緊給我媽發了一條微信:媽,我去上學了,一切都好!
沒想到不會打字的媽竟然秒回:好。
我看著這個字,不禁莞爾:媽終究不善言談。
END.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