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品
持戒。
去報恩寺聽法師講課。有個人問穿褡衣的事情,師父說,穿呀。不想穿褡衣無非是不想受戒,不想受約束,這不是虔心修行的路子。
想要修行,不管出家、在家,就要持戒、守戒。戒律是約束,也是助力,助力意志薄弱、心念猶疑、耐性不足的學習者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下來,走穩修行之路。
無論學佛與否,人生皆在修行中,在在處處,都可做修行的道場,彼端縱無戒律,自家的內心卻不可無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修行有成者,必定是在規矩中游刃有余者。還沒怎樣呢,便嫌規矩多、密、繁,排斥規矩,想著鉆規矩的空子,或者破壞規矩,注意力和精力都拿去和規矩較勁了,末了,這人的修行究竟如何,不問也罷。
舍法。
佛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法是佛度化眾生的方便工具,得魚忘筌,過河棄船,真正解悟后,佛法的接引作用就完成了。學佛,要思考,不能死學章句。學習什么不是這樣呢?大德前賢的著述擺在那里,用心讀,然后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理會,最后的開悟仍然要自己來,自己體察到了,才算真明白。修行也罷,成長也罷,都是不斷舍棄筏子的過程。能夠舍棄,方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