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看到一些看圖寫故事的文章,同一張圖片,因為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思維,有了不一樣的鮮活的故事,非常精彩。于是我也嘗試的選了一張圖片,想要寫一個故事。
其實我第一次看到這張圖片是完全沒有思路的,我真的只是看到了一張圖片而已。巧合的是,沒過兩天,我看到了一篇關于這張圖片的文章,作者講述了萬家燈火中,有人守候,有人拼搏,講述了重慶山火,眾志成城,同心協力。于是,我心中有了一點觸動,寫下了以下的故事大綱:
向東是知名大學大四的學生,還有半年就要畢業了,最后一個學期開學后,向東參加了某支教組織,到貧困山區進行三個月的支教活動。
向東在貧困山區教學沒多久,發現有孩子陸續退學,與當地老師一起去家訪發現,這些孩子家里很貧窮,沒有能力供孩子讀書,此時正是農忙時節,孩子退學了還能幫忙干活減輕家里的負擔。
向東知道后,和支教同學商量,有能力的都供孩子上學直到孩子大學畢業。于是退學了的孩子重新回到了學校繼續學習。支教活動結束離開的時候,向東以及其他支教同學與孩子們道別,他們伸出了自己的拳頭向孩子們表示支持鼓勵,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勉勵。這些孩子的幸福已經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他們需要努力,為孩子們披荊斬棘,開出一條通往幸福的路。
多年以后,向東和當年支教的同學都成為了社會上的成功人士,而那些被他們資助的孩子也長大了,考上了好大學。孩子們畢業后,又以自己的能力,去資助和幫助更多貧困孩子完成學業。
一年又一年,向東資助的那批學生其中一位創立了一個助學組織,他們發起了一個宣講活動,邀請了當年支教的所有老師,以及后來接力所資助過的孩子參加活動。活動上講述了這個組織設立的初衷、至今取得的成果,以及后續的助學計劃,保障了更多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活動的最后他們進行了集體大合照,大家開心地伸出了拳頭,然后又不約而同地伸出了食指和中指的手勢,那是一種勝利在望的期待,萬家燈火,他們一起守候、一起拼搏、一起攜手向前……
大綱完成后,我卻發現自己有點茫然了。要豐滿一個故事其實也是不容易的,既要合情合理,又要生動活潑有吸引力。
首先我本身就是一個習慣了寫實的人,我對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會更有感觸,寫作會比較順利。而對陌生的事物通常無從下手。其次,我發現這個故事還是有點俗套的,一個俗套的故事,要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吸引人的故事,那就是作者的本事了。故事雖說也是現實生活的改編,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創意,胡說八道是寫不出一篇好文章的。
《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創意課》一書的序言中就有關于創意引擎的六要素:知識、想象力、態度、資源、環境、文化的講述。
知識儲備是發揮想象力的基礎。
想象力是將已有知識轉化為新想法的催化劑。
態度是點燃創意引擎的火。
資源指你所處的團體內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
環境指你的生活環境,比如家庭、學校或者辦公室。
文化是你所處的團體中體現出來的集體信仰、觀念和行為。
這六個要素共同激發創意思維,又是相互作用的。
結合這六個要素,我發現自己目前不管是知識儲備、資源、環境和文化幾個方面都比較欠缺。關于助學的詳細信息,大腦仿佛一片空白,能回憶起來的,只有一張黑白照片的大眼睛,某個明星捐資助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學校等片面的信息,對于我要豐滿助學的大綱故事,似乎毫無幫助。
看圖寫故事,要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我想選題首先是要寫自己能寫的,否則大綱寫出來了,自己也沒有辦法繼續完成。看來我得先提升一下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才能繼續完成這個接力幸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