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在現場觀看皮影戲,著實比電視上看到的更讓人為之一振。皮影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始于西漢,興于唐朝,盛于清代,可謂歷史悠久,這一偉大的發明,在2011年,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京皮影藝術劇場
各地的皮影戲各有特色,就像是各類地方戲劇一樣,北京的皮影戲,通常稱為“驢皮戲”,這是與制作皮的材質有關。今天觀看的是非常經典的《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從白骨變為一名美麗的女子,還經過一番打扮。這一過程,表現得很流暢,骨骼中的手掌和腳掌動的部分表現得十分連貫,以及動作微妙,看來技藝精湛吶。
細節處很到位
妖成精
從八戒勸猴哥救師父,到與白骨精大戰的場景都很精彩,以這樣的方式回憶了童年的情節,很是特別。
猴哥猴哥你最美
猴哥大戰白骨精
劇場里很多小朋友,從臺前的觀看,到幕后的體驗,真的很走心。謝幕的時候,一群演員走出來,旁邊的叔叔驚訝的感嘆到,都是一群這么年輕的人完成的,真的不可思議。看似簡單的道具,剪好的彩色的形狀,加上綁在一起帶動的竹節,時而有許多將究之處,就這道具的制作,得費好多心思,過好多工序,配合劇情的音樂,恰到好處的形式表達,這一條鏈,很不容易。其實這種表達方式更有趣,觀眾更享受。我不是一個專業的皮影愛好者,只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它,關注它,不要被遺忘。
幕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