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看課外書,家長認為浪費時間,無用!
捫心自問,有用與無用的邊界大人自己是否清晰?自己又是否會選擇呢?
《莊子》有用嗎?《詩經》要讀嗎?《唐詩宋詞》到底讀了有啥用?
數學可以計算,語文可以認字,生物化學生活中隨處可見,拍拍腦袋都知道這些知識更實用啊!
而那些春風清,秋月明,日上簾鉤,寂寞沙洲冷,生怕離懷別苦,怎么看怎么矯情,憤世嫉俗有屁用,傷春悲秋一邊去,別礙了老子的眼!在這個快節奏現實社會,先保證活下去再說!
但事實呢?矯情也好,裝逼也罷,那些你覺得無用的知識卻被眾人(尤其是成功人士)追捧,為什么?
這不得不說閱讀的兩個境界,一個是“有用的閱讀”,另一個是“無用的閱讀”,是否無用,看完下面的你自己掂量!
先說有用的書----我認為重點在于轉化
有用的書---顧名思義我們的考試書,技能書,你抱著達到某種目的去學習的書
這些書會教會你一些東西,讓你通過考試、認識東西、掌握基本技能,比如管理,營銷等,讀這類書,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還有生活,如果你讀后發現他指導不了你,那便是真正無用之書,可以pass掉了。
學生時期直到工作相關,我們讀的大量書,都是有用的書,指導我們考試學習,掌握生存本領,讀這類書,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你要仔細反復讀,并且在實際中去運用,如果淺嘗輒止,讀后的效果大概率都是不好的!
但如果你已經把這類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行動指南,讓他們成為你個人行動和思想的一部分,能力日漸豐滿,那么恭喜你,讀這類書,你已是人生贏家!
所以讀有用的書,重點在轉化,要不斷去驗證“熟能生巧”這個過程!
無用的書----看似無用,卻能潛移默化提升你人生的level
《莊子》里有一棵樹,它長在那里,用來做家具不行,當柴火燒也不經燒,沒有被拿去用而成為一道風景,飽飽眼福提供陰涼,這棵無用的樹正像無用的書,擺設?顏值控?都對,看似無用,但有價值!
“氣質、品味、眼光、情懷”----這些高大上的詞兒,你怎么看?
能理解或者想辦法解釋么?可能你會說這些貌似就是每個人的特質!沒錯!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正是成功人士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藏在那些無用的知識里!沒法非黑即白般明朗,沒法拿來就用,而只能潛移默化,熏陶你的生活,浸入你的人生,讓你的人生在柴米油鹽之上----能細品,更耐看!
有句話叫看你一眼----就知道氣質、境界如何?怎知?
答曰---無用之書熏陶出來的!
讀詩經---情懷變得柔軟,感恩大自然,感知審美!陶冶情操!
讀唐詩宋詞---言語變得干練,幾個字寥表精華,感嘆文字之妙!時間久了,氣質、所思所想都在改變,眼界、格局、胸懷、情感更不用說!
讀哲學---你會發現世界如此之大之玄妙,生命如此之神奇之驚嘆,何為塵埃,何為珍寶?思維使之,當你看待事物的態度思維不一樣了,做事方法和格局當然隨之而變!
還有詩歌、文學、藝術……
如果說有用的書讓我們學會如何生存,那么無用的書顯然是為了讓我們生存的更好,更有面子,讓我們從生物的人----到達精神的人-----再上升到思維的人!
有用的書是基礎,在我們有限的時間里,我們要盡可能多讀有用的書,充實自己的技能立足于社會,無用的書讓我們升華---拔高我們的人生level,放大我們看世界的角度,為我們的氣質、品味,眼光加分!
兩種知識儲備-----有用的書和無用的書---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讀好有用的書---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內在能力!
讀好無用的書---不斷提升自己的氣質和品味!
畢竟氣質好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壞!
誰會討厭一個完善的、有品位的、有眼光的、有人文情懷和哲學思考能力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