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在無論什么時候,在你心煩意亂,不知道何去何從時,在你前方有無數(shù)選擇道路的時候,當你在你前進路途上停滯不前的時候,和父母談一談,嘮嘮嗑,總會讓人理清思緒,頭腦清醒。
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之前的我,干什么都會選擇自己默默前行,不知道是害怕家人的阻撓,還是怕身邊姐妹的嘲笑與諷刺,總是選擇自己悄悄的干著自己喜歡并享受的事情。
其實,這樣說來應該也是一個18歲女孩想擁有屬于自己得一個秘密基地吧。
不喜歡被人打擾,想要無所顧忌的疏泄心里的不暢以及分享自己的喜悅。
更多的可能是想得到認可。
畢竟,自己是蕓蕓眾生中那么渺小的一粒,萬眾塵埃有誰看得見微不足道的自己。
可能從小就懂得,人怕出名豬怕壯,樹大招風的道理,所以在一件事情上總是想要低調。想成功,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年幼的自己,肩上卻總背負著本不該屬于這個年紀的多慮與瞻前顧后。
說起任性這件事情,似乎也就只有戀愛這件小事。嘻嘻。
還記得,小時候爸爸對我說過,我這個人從來都只是向家里報告自己好的一方面,可能是虛榮心的滿足。亦或想成為家長眼中的乖孩子,所以總是去循規(guī)蹈矩,也總是將自己努力的樣子展現(xiàn)給其他人看。似乎只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努力就好,并不需要意識到自己真正學到,掌握了什么。
而在那個階段的我,總以為爸爸是嫌棄我得瑟的很,所以想狠狠敲打敲打我。
在我小時候,我很感謝我有一個愿意傾聽我內心想法的爸爸。要說我爸爸一輩子也沒有什么大的成就,可是,在培養(yǎng)孩子這一方面,爸爸做得真的很好。
從小學開始,無論我考試成績多么優(yōu)秀,爸爸也并不是一味打壓我,而是給我鼓勵之后讓我更加謙虛,不要讓我一時得意而忘乎所以。不過小孩子心性的我,還是會為我的成績而洋洋得意好一陣子,以至于我自己的成績在某個階段一直保持一次好一次壞得規(guī)律循環(huán)。
家人給予我的鼓勵,別人家長嘴中得別人家的孩子,似乎好像一直成為我的一種外部動力,無論說勤奮,還是考試成績。
與我不同的是,我舅舅家有個弟弟,可能因為年齡的緣故,所以對我的姐姐,哥哥有一種打從心里的畏懼。【畏懼好像也不太貼切,暫用這一詞】暑假補課,說東就不敢說西,一直中規(guī)中矩,老老實實的每天按點報道,不知不覺這一個月一本練習冊也早已結束,開始了第二本的嘗試。
相比較而言,那些在補習班,培訓機構的孩子們,因為仗著家長撐腰,目中無人,對講課老師更是不放在眼里,說是去補課,真的是去學習,還是打著補習的名義更好給自己放松的空間,讓自己更好的無憂無慮,哪真哪假,恐怕只有自己清楚。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來看,其實有害怕的人或事,或許想要展現(xiàn)自己的努力也好,想要證明自己也好,在某一段時間來看是有利于自己發(fā)展和進步的。
可是如果時間很長,我們不排解和疏泄轉移,這種壓力不僅不會成為我們成長的助力,反而成為我們前進的一種阻力,一種自己想要力爭上游時背上所背負的重重的殼。
真正看清楚自己想要的,時刻記得,在你千軍萬馬的時代你永遠不是孤立無援,內心總有那么一處溫暖港灣給予你力量,讓你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