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慮有很多方面,其實最核心的是對商業保理這種新模式不理解。
1、債權轉讓顧慮——得罪下游客戶
債權轉讓顧慮應該是中小企業主最常見的顧慮,這也是國內暗保理特別盛行的原因。就是中小企業擔心將下游客戶的債權轉讓給保理商,會讓下游客戶產生疑心。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國內的中小企業在核心企業面前議價能力實在有限,估計拿到訂單已經覺得是萬幸,不敢再提更多要求。
不少中小企業仍然覺得應收賬款是下游客戶的錢,實際上應收賬款是中小企業供應商還沒收到的回款。
還有中小企業覺得做保理融資等于向下游客戶暗示自己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其實中小企業都清楚,資金周轉難,就是因為賬期長導致的,其根本就是下游客戶強勢要求導致的。下游客戶之所以強勢,能夠要求長賬期,就是知道中小企業別無選擇。在經濟下行期,核心企業都知道中小企業融資難,別說理解中小企業做保理融資了,更別說還有不少核心企業自己開商業保理公司來分一杯羹的。
說到底,保理融資,跟銀行融資、金融租賃、小貸、民間借貸一樣,只不過是企業獲得外部資金的一種方式而已。只不過企業在做保理融資的時候,要讓下游客戶知道,其他方式下游客戶不一定知道而已。
2、變更監管賬戶——業務往來不方便
保理融資實際上是需要將回款賬戶監管的,而且大多數情況是指定下游客戶的回款單獨回到某個監管賬戶。這的確違背了大多數人對貸款的理解。
所以我說保理業務不是貸款。保理實際是一系列綜合性金融服務,只不過目前大多數企業想要的是其中的融資服務而已。
封閉回款,監管賬戶,這的確違背大多數人的想法,但這是保理業務風險控制的需要。
還有不少客戶覺得把賬戶監管了,到時候回款截留劃走,豈不是損失更大。
保理商是先放款給客戶的,保理商還擔心偽造貿易騙錢以及事后再改賬戶呢!
3、貿易背景審查——泄露公司機密
還有些想得很多的企業會有疑慮,保理商這么需要了解整個貿易流程,會不會打探到公司的一些機密信息?
真的想太多了。保理商充其量是想要了解和證明貿易真實性,對于生產過程中采取了什么高科技和新材料,真的不感興趣。實在不信任的,簽署保密協議也是可以的。
以上主要是個人意見,畢竟市場上仍有不少保理商采取暗保理、小貸的方式做業務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注:更多內容,歡迎關注亞洲保理官方微信公眾號哦,本文作者Emerson.liu,文章首發于知乎。歡迎授權轉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