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窺豹錄·余光中

? ? ? ? 余光中,生于1928年,卒于2017年,出生于南京。詩人,作家,翻譯家。曾旅居臺北、愛荷華、香港和高雄等地。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余光中部分詩文集及相關(guān)著作。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窺豹錄·余光中

? ? ? ? ? ? ? ? ? ? ? ? ? ? ? ? ? 胡亮


? ? ? ? 紀弦赴臺灣以后,不忘《現(xiàn)代》,乃于1953年創(chuàng)辦《現(xiàn)代詩》;次年,洛夫參與創(chuàng)建《創(chuàng)世紀》,余光中參與創(chuàng)建《藍星》:此乃臺灣詩三大重鎮(zhèn)也。《創(chuàng)世紀》,志在西洋與現(xiàn)代派,或與《現(xiàn)代詩》互為犄角。《藍星》,志在本土與浪漫派,則與《現(xiàn)代詩》勢成反目。然則,洛夫也罷,余光中也罷,皆詩龍也,幾條麻繩哪里縛得住?此處且說余光中。到五十年代后期,余光中忽而換心換肺,由“孝子”而“浪子”,由“古董店”而“委托行”,終于投身于風(fēng)起云涌的現(xiàn)代詩運動。雖千萬人吾往矣,其決然,其毅然,好比其所寫及的飛將軍。來讀《西螺大橋》,“于是,我的靈魂也醒了,我知道,/既渡的我將異于/未渡的我,我知道/彼岸的我不能復(fù)原為/此岸的我”。詩人甚至借來蘭德(Walter Savage Landor)語,表達其抱負如是,“我的晚餐也許延遲。可是餐廳將燈火輝煌,賓客雖少,卻都不凡。”1958年晚秋,詩人赴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xué)進修,受到立體派和抽象派的影響,其為詩也,頗能在抽象與具象之間來回轉(zhuǎn)換。心中的古中國,似乎不敵眼前的新大陸。可是,奇跡——或者說契機——降臨了。詩人很快就發(fā)現(xiàn),在異國,在異鄉(xiāng),只有桔枳之變,何來魚水之歡?那就接著餐廳的話題往下說,來讀《我之固體化》,“在此地,在國際的雞尾酒里,/我仍是一塊拒絕溶化的冰”。詩人一生飄萍,由南京,而重慶,而廈門,由臺灣,而美國,而香港,輾轉(zhuǎn)各地,卻在美國看清自己的身份,悟知自己的來歷,不能說不是一段讓人半天想不通的因果。“從我筆尖潺潺瀉出的藍墨水,遠以汨羅江為其上游。”回到臺灣以后,余光中自認為現(xiàn)代的天花已然出盡,不僅要重返——而且要重鑄——屈原以來的偉大傳統(tǒng)。兩次修正,幾度迂回,“好幾英里的寂寞”。從西洋之“水仙”,終回到中國之“蓮”。蓮者,美也,愛也,禪也。六十年代初期,詩人完成詩集《蓮的聯(lián)想》,其后全部作品,尤以詩集《五陵少年》《白玉苦瓜》,上承傳統(tǒng),旁汲西洋,幾乎都能給世界以鮮明的中國或古中國形象。多燕子的江南,多鷓鴣的重慶,“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余光中此類作品約有四個大宗:言情詩,懷鄉(xiāng)詩,詠史詩,與乎感時詩——“感時詩”是筆者的杜撰,卻也有來歷,“感時”即“憂世”,前者見于杜工部,后者見于錢鍾書。感時詩,可參讀《敲打樂》;詠史詩,可參讀《唐馬》;懷鄉(xiāng)詩,可參讀《春天,遂想起》《鄉(xiāng)愁》和《當我死時》;言情詩,可參讀《等你,在雨中》《碧潭》和《珍珠項鏈》。余光中作為“藝術(shù)上的多妻主義詩人”,詩材極廣,詩路極寬,風(fēng)格亦搖曳生姿,或近于姜夔,或近于屈原,或近于李杜蘇辛,可謂兼工各體而奄有眾長。現(xiàn)代也罷,傳統(tǒng)也罷,西洋也罷,中國也罷,詩人堪稱出將入相。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有言,“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這句話今天或可改成,“凡有井水處,皆能歌余詩”。兩岸都在傳誦,“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都在傳誦,“十六柄桂槳敲碎青琉璃/幾則羅曼史躲在陽傘下/我的,沒帶來,我的羅曼史/在河的下游”。就總體而言,余光中的作品鏤金錯玉,雕梁畫棟,既有精粲的細節(jié),又有宏富的堂廡,既有文火,又有烈火,既有紅牙板,又有鐵綽板和銅琵琶,確實展現(xiàn)出了大家氣象。然則,其詩亦可指疵。他的問題出在哪里?色情主義?比如《火山帶》《雙人床》《鶴嘴鋤》?非也,他的問題出在用力過猛,用典太繁,辭勝于情而氣勝于質(zhì)。打個比方來說,貴婦滿頭珠翠,遍身羅綺,卻不如小女兒天生嬌憨,趿著拖鞋就溜出來見了生客。清人劉熙載《藝概》有言,“杜詩只有無二字足以評之:有者,但見性情氣骨也;無者,不見語言文字也”。杜甫代表漢詩的最高境界,余光中自是不及,其詩則每每先見語言文字,后見性情氣骨——終是學(xué)人之詩而非詩人之詩也。最后,要在這里做個交代:六十年代初期,余光中發(fā)表《天狼星》,引來洛夫發(fā)難,遂有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爭;七十年代初期,洛夫也便趕來與余光中會合,他們或已達成了共識:“傳統(tǒng)”不是冰塊,而是雪球,“現(xiàn)代”從來就無礙于這雪球的滾動。兩者各有進退,可謂皆大歡喜;至于紀弦,一條路,走到天黑,其成就不免受到限制。

? ? ? ? ? ? (本文節(jié)選自胡亮新著《窺豹錄》)

? ? ? ?

? ? ? ? 胡亮,生于1975年,詩人,論者,隨筆作家。《元寫作》主編。出版論集《闡釋之雪》、《琉璃脆》和《虛掩》,編著《永生的詩人》,主編《出梅入夏》。目前正在寫作詩集《片羽》、論集《窺豹錄》、專著《涪江與唐詩五家》。曾參加青海湖國際詩歌節(jié)、洛夫國際詩歌節(jié)、邛海國際詩歌周。獲頒袁可嘉詩歌獎。現(xiàn)居蜀中遂州。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胡亮部分著作,尚有少量存書。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孔孚,生于1925年,卒于1997年。曲阜人氏。詩人。 孔孚著作。 孔孚手稿。 ...
    談龍集閱讀 576評論 0 1
  • 夏宇,生于1956年,臺灣人氏。詩人,藝術(shù)家。現(xiàn)居臺北、巴黎。 夏宇詩集《腹語術(shù)》。 ...
    談龍集閱讀 922評論 0 4
  • 月亮是游人心靈的家 無論身在海角和天涯 每當月圓之時 月光就會把游人的心房照亮 月光灑在身上 溫柔而親和 猶如母親...
    夢想正在起飛閱讀 383評論 0 2
  • 孩童時代,我們無憂無慮,從不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不在乎別人的感受,那時的我們叫幼稚;少年時代我們叛逆自大,看待...
    塵to星閱讀 285評論 0 0
  • 30天總結(jié) 安妮是個很有規(guī)律的孩子,在第一個30天里,依然可以基本保持早起早睡的好習(xí)慣。一開始是放假,所以比較放松...
    叮當婷閱讀 23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