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為什么大家都高舉著越了解自己,就會越幸運的旗幟,是因為我們要是了解自己的喜好,知道自己想要擁有怎樣的未來,我們才能夠盡自己所能過上自己最向往的生活。
轉眼間,入駐簡書寫文已經兩個月了,寫得和大神相比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閱讀量寥寥無幾,大概天生不是做這個混飯吃的,又或者說在寫文這方面是真的手生。
但摸著胸口想:從最開始只是零零散散的日常心里有話說到現在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整合成思路寫下來,我覺得自己的進步是肉眼看的見的。
那現在我還差什么?我也反思了一下:我想差得是思考的邏輯,以及作為想要不斷產出的奶牛, 吃得草不夠多,所以沒有源源不斷的靈感涌現以及在發現生活的美這塊做得還不夠細致。
進步這個東西只有自己體會,才具有深遠的意義。
以前寫文是把自己細碎的想法整合到紙上,完全是自己與自己講話,現在寫的時候也會考慮考慮讀者,會思考怎樣說這件事才能夠讓讀者覺得讀得順口覺得有興趣。
把自己的想法堅持寫出來其實是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
我們不再在夜晚對著天空數星星暢想未來,在高鐵上對著夕陽面對即將碰面駛來的動車沉思,在開滿油菜花田的田野里嬉戲打鬧,取而代之的是抱著手機在床上打滾。
現代生活的方便與散漫,生活中百分之90的事情都可以用手機解決,我們每天接收的信息越來越碎片化,懶散與浮躁,是我們當代人的標簽,我們缺少的就是同自己心靈上的對話。
我們輾轉抽身在忙碌的生活中,失去最起碼的思考,你有多久沒問過自己對現在的生活還滿意嗎?
無論是在經歷想要寫文的最初階段,不斷的思索方法,發掘素材,看名著找靈感,閱讀大神的文章找感覺,絞盡腦汁的想今天究竟要寫些什么。
到更想體味自己的生活,從對自己的內心對話著手,想看劇的時候就看,想發呆就曬太陽,想充電的時候再讀書,kindle一直定格在我想看的書那頁,沒事隨手翻兩頁。
看泰劇,遇到自己喜歡的演員就想要把他的劇追個遍,跟著彈幕一起吐槽向來是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矮子的三臺。
看著官方CP打的火熱,Mark 和Kim ,Yaya和 Na哥從熒幕走到現實里的情侶實屬不易,到一直被吐槽臉上肉多但是顏值始終在線的三胖,隨時在彈幕上再拉出曾以一電眼獲得無數迷妹的推哥出來溜溜粉。
日劇的畫風一直清奇,很多不符和當代價值觀,違反人倫,讓人覺得不可能發生,無法面對處理的事,日劇都敢拍。
無論是最新周播劇:《哥哥太愛我了,怎么辦》,男主哥哥頂著一張漫改臉,對著妹妹一臉的寵溺,只要是會惹妹妹哭的人,還未接近妹妹都會被自己威脅跑的人設迷出一批少女心兒,國家欠我一個護我周全的好哥哥。
到《人百分之百靠外貌》,銅川美玲,明明頂著一張酷似唐嫣,上鏡顏值一直在線的小臉,卻總說自己丑,自卑到不想面對太陽行走上班。
扮演著活了20多年的偽女人,不會打扮,不會撒嬌,存在感極低,面對帥哥,無法正常講話,只能把對方想成血管和肌肉組成的肉體,為了維護自己在化妝品界工作的尊嚴,不斷反思自己,和偽女人同事們結伴,各種研究如何變美。
沉淪在電視機的劇情里,我體味著劇中人的心態,佩服著編劇的大膽和神乎其技的想象力。
太陽照常升起落下,浪費的時間不復返,回顧了下這幾個月自己的生活,我也要思考下如何讓生活更充實。
?但就算沉迷在電視劇里,我也覺得不時刻想要人陪的自己是在逐漸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