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書是治愈系,這本應該是“致郁系”了。上次看書看哭是在中學時代了,嚎啕大哭的那種。這本書更絕,看完哭不出來。
作者麥洛洛,他很年輕,19歲開始每一年寫一本書,這是他的第五本。不過我是第一次看他的作品。
周末兩天上班,只能在公車上看,本來準備快速看完一遍,想寫評的話再看第二遍。但是我現在根本不敢看第二遍,“群像”部分還算紀實生活。后面八個愛情故事虐得不行,并不都是悲劇,也有兩個人熬到頭的??墒窃趺炊几吲d不起來。
有些細節不敢多看,每個故事顏色很鮮明。去年去過一次云南,那亮瞎眼睛的藍天和湖水還映在眼前。每個故事都發生在大理。如果你去過大理,或者你想去大理,看完這本書應該會升起更深的向往。
我現在滿腦子都是碎片:跳舞的藍夢,死了的阿峰,要嫁給光頭大叔的精靈(原諒我把這個男一號描述成大叔),還有發瘋的小哥——小哥是一只狗。
有好幾次想放下書不看了,可是又很想知道結局。可是連看幾篇我估計作者沒那么好心,他斷不會寫一篇輕松的讓我開懷。故事里的人都是傷痕累累,傷痕累累之后要么死了,要么走了,就算得到幸福也要嚎啕大哭一場。
這個時候的我,很想握著丈夫的手,什么話也不說,就看著窗外的雨,聽著風,安安靜靜度過時光。因為兩個人,能夠相遇并且執手度過這樣一個雨夜,也是多不容易的事情。有的人錯過了千百遍,都還不知道對方是誰。
有的人等了六年,卻等了一句:
你的隨叫隨到,還作數么?我要結婚了。——麥洛洛
拿著書,撐著傘,開了家門,以為我會好受一點。結果看到我家貓,一下子就想起小哥了。不養寵物的人不會明白這種感覺。
如果你養過一只貓或者狗,從它小時候養起,它生病陪著,玩耍陪著,你難過它陪著,你狂喜它也陪著。
直到有一天,你還沒老去,它就要死去。雖然明明知道有這么一天,可是你還是承受不了。
我對老公說:貓養得好的話可以上活十幾年。
他嘆氣:那她現在已經一歲半了。
十幾年,太短了。無論如何都不能想象那一天,感覺它陪我一天,就少了一天。
所以會對它心存愧疚。養貓養狗不亞于養小孩兒——當然這只是某些人的想法。
會有人滿心歡喜地抱它回家,給它喂食洗澡,卻在它生病的時候扔下了它,因為主人從來沒想過它會生病,它的治療費出奇昂貴,就算有支付能力,主人也會覺得不值。
會有人跟它經歷風風雨雨,從孩童時代到青年,有一天主人結婚了,因為另一半不喜歡它,所以把它送養甚至拋棄。
還有的人,因為即將到來的新生命狂喜不已。就算主人一直都相信科學,本就知道它對孕婦和孩子沒有什么影響,卻還是聽信了那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曾經的孤兒被你領回家當了幾年孩子,等你有了真正的孩子你又把它推回了地獄。
每個主人都有一個借口:身不由己。
你的身不由己需要一個生命的消亡才可以解救。
你清楚地知道:這個小生命,一旦出了家門,不會再有第二個人,像從前的你那樣對它那么好。
是啊,從前的你。
我摸摸昊哥的腦袋,她高傲地掙脫了我。
小家伙跟書中的小哥一樣,從來沒想過沒有我的日子吧。只是小哥在最后斷氣的時候終于明白了——原來,是我的“爸爸”不要我了,原來——是我的“爸爸”親手送我最后一程。
所以大理是有些人的伊甸園,也是有些人的傷心地?!溌迓?/blockquote>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最開始看藍夢的故事,是保持懷疑的。因為我已經不相信,有人可以放棄自己擁有的一切名利去做一個平凡人,不,我覺得連平凡人都不如。這本來是小說才有的情景。
可是麥洛洛告訴我:這些都是真的。
所以看到最后會承受不了。他們每個人花了大半輩子去承受痛苦,在常人看來,已經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那活著還做什么?等死么?
可是他們即使是一個人,也在很努力地生活著。女神舞蹈家遇到了癮君子,還被男人回了一句:
和你在一起,我簡直不知道,是福還是禍?!溌迓?/b>極度壓抑地生活了十幾二十年,都是因為放不開,金錢,名望或者感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是等你大腦空白,全都放下的時候,維系你呼吸的,竟然就是抑郁半生中,那一點信仰。
那一點小小的火光,放大,再放大,最后燒了房子,燒了人渣,你的世界,終于只剩下你和一堆廢墟的時候,你看到你一個人,從濃煙滾滾里走來,那一刻,突然想哭,卻又不知道為什么哭。
就像羅素看到藍夢的一剎那,
這個剎那太值得用一生去回味了。那是用幾十年最波折的時光換取的一剎那最好的時光。
還好等到你,晚點無所謂?!溌迓?/blockquote>如果是我,我可能早就放棄了。如果我是他們,被生活欺騙了幾十年,我可能早就不相信,真的有一個人,會活著和我相遇,在人群中,悄悄摟住我顫抖的肩膀。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好的時光》《小哥是條狗》《最后一站少年》。
整本書,最后一個故事就是《我愿與你浪跡天涯》,所有的場景,在最后一個故事完結的時候,會從你的腦海中飛速地閃過,你已經記不住具體的劇情,你看得到很多片段。像電影的回放。所有的文字,圖片,還有你幻想的聲音瘋狂在腦海中跳躍,你一閉上眼睛,會想要隨著他們喜悅、悲傷、痛哭。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尤其喜歡那句話:
“浪跡天涯”是一個充滿孤獨感的詞。但“我愿”二字,最終為這份孤獨,添加了一份誓言般的幸福感覺?!溌迓?/b>何處是故鄉?人的來處不一定是故鄉,我也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個地方,然后興奮地對自己說:啊,就是這里了,就是這里了。
來自麥洛洛的《我愿與你浪跡天涯》,翻開書,左上角,每一頁都有一行“我愿與你浪跡天涯”,而“我愿”兩個字,是彩色的。
何時回故鄉?何處是故鄉?有信仰和愛的地方就是故鄉了。
什么是幸福?開始學會愛自己,才能讓你感到幸福。
“愛”,當然也是一種信仰。——麥洛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