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做飯,更喜歡一大早去逛菜市場。
早上菜市場的菜,似乎還有沒下去的露珠,和從田間地頭剛采摘的泥土的味道,看起來很新鮮,讓人很有買的欲望
看著那些新鮮的蔬菜,內心里滿是歡喜
走走停停,停停問問,一會兒手里就提滿了各色的菜。
從開始的帶著目標去買,到最后的不由自主的去買,買回一堆,一頓甚至兩頓都吃不完的菜。
這個過程讓我突然聯想到學習,現在很多人不就是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嗎?
開始學習似乎有個目標,要么搞定別人,要么解決問題。一踏進學習的領域,走著走著忘記了,穿梭于各種課堂中。
上了這個課又看上那個課,覺得自己需要的怎么那么多!就像買菜一樣,那個當下覺得什么都新鮮,覺得自己需要很多。
買回一堆菜,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了,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消化一堆菜。
要么放冰箱,下頓接著吃不那么新鮮的菜,要么放壞扔掉
這么多年來我自己也一直走在學習的路上,從開始的盲目到慢慢的理智。
就如不經歷買菜的盲目,不知道會造成很多浪費一樣。
正是經歷了盲目的學習過程,會越來越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歡什么?方向是什么?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準備一桌美味佳肴。
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人生體驗,在這個人生體驗當中我們會總結出自己的人生經驗來。
不經歷買菜的浪費,你怎么能知道你的胃口有多大?
不經歷學習的彎路,你怎么能成長,懂得適合你的課程才是最好的?
人生就是在每一次生活瑣事的體驗中累積出來,用心感受,來增加你人生的高度和寬度。
生活無處不學習,人生何時不經歷;有心隨處皆學問,學來不用是垃圾!
這讓我想到我曾經在一次課堂里分享“知識”和“文化”的區別,“知識”好比我們去超市購物,走進超市看到踉瑯滿目的商品,隨手去拿,買回家放在家里不用而成了擺設。
而“文化”是我們進超市購物,看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比如需要煙灰缸,然后精挑細選,愛不釋手,找到自己最中意的一款,買回家把它的用途發揮極致,它在你眼里不僅僅是煙灰缸。
可能還是一個香薰碟、一款蠟燭底座、甚或成為針線盒等等。
同樣是學習,有的學完不用,它僅僅證明我學過,不代表我會用,它只是一個“知識”的代名詞。
而“文化”是把學來的知識,不斷去用,變成自己的一種能力,在用的過程中自動升級你的思維方式和心智模式。那是浸潤在生命的每一刻,讓你的生命散發光彩,沉淀在你的生命里,是骨子里透出來的東西!
就如你買回來的菜,買回來不做那叫菜,你把它在你的手里加工出各種美食,那叫美味佳肴!
買菜做飯和學習做事,道理一樣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王阿寧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NLP國際執行師
沙盤治療師
釋夢師
親子婚姻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