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的名字》里的女主人公一樣,上大學的時候,就想著畢業后去大城市打拼,我的很多高中同事,就在北京。
可命運捉弄人,沒有好的學歷,自認為能力一般,去北京,我能行么?至少我不愿放棄現在的穩定工作。
知道要去北京出差后,我一直都很興奮,很多時候不是因為那個地方的吸引力,而是美好的回憶和牽掛的人。
我們提前一天到的北京,大概是晚上六點,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人群熙熙攘攘,這里有很多老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北漂,第一次感到生命之渺小。
多少人背井離鄉,前往北京,這里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的學習機會,還有更多的金子。
給我們展示產品的那個人,語速很快,整個過程講下來后覺得他很懂,肯定有鉆研過,后來知道是從別的地挖過來的團隊。
我被觸動了,這么多人,想在北京生存,必須精通的東西。
和我們一起來盡調的是華夏銀行投行部的一個人,整個過程沒提問題,也不說話,給人感覺能力一般。
總行一起過來的那個人,就很懂業務,只比我大四歲,就已經當上了經理。
后來去另一家公司看,接待我們的人說,他和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共同討論了銀監會的MPA考核對銀行的影響,我又一次被觸動了,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商業,討論生意,這是富人圈子經常干的事啊。
這里只要有點臉面的人,都在討論商業,討論趨勢,因為北京的創業公司很多,風投公司也不少。
突然覺得,我和這里的年輕人,慢慢拉開的距離,是因為孤陋寡聞,就像蜀犬吠日,因為沒見過,他們接觸的人,所在的環境,決定了他們開闊的視野。雖然,他們年輕時,吃了苦,受了累,但熬下去,為了下一代。
直到現在,我還一直有顆心系大城市的心。
有段時間,我慶幸過,生活在二線城市,沒有高昂的房租壓力,每天下班后看書碼字,如果是在大城市,做這些事的成本實在比二線城市要高。
現在,我知道,自己錯了,大城市不僅有美妙絕倫的高樓,美景,學校和教育,更多的是快節奏,逼著你前進。來這里的年輕人都是勇敢的,他們知道,自己選擇的是一條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道路。
對于那顆騷動的心,我是要采取行動的,考下注會,努力攢錢,學習翻譯和口譯,只有自己值錢了,錢自然就會來了,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