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最相信因果的,種什么因,得什么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小的時候,我還不是很相信這樣的話,因為那時候所經歷的事情少,想法也比較簡單。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相信這句話了。不管信不信佛,哪怕從邏輯思維的角度分析,也是可以得出這樣的道理的。
我們現在的人生,就是由我們過去的一切決定的,我們未來的人生,也將由現在的一切決定。這一切很難改變,因為業已形成的心智模式決定著我們做事的方式。很多宿命論的朋友,總會舉一些例子來高估出生、機遇、天賦等對成功的影響。而舉的例子往往是馬云、王健林級別的人物,屌絲逆襲,并不需要達到那個級別,我們只要能實現財務自由就足矣了。兼濟天下就讓那些天才去做吧。我們所追求的成功,遠遠還沒有達到需要拼天賦的程度。
我們拼什么?拼勤奮。我們用常年累月的努力來改變我們的心智模式,來重塑我們的大腦,提升我們的做事效率,這就是勤奮的方法論。
首先,要制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實際,不是王健林說的“賺它一個億”,而是結合你現在的實際情況,然后根據目標達成所需要的時間期限,再結合你個人的成長,計算出來的。我們的目標不是理想,而是一條前進的道路,只要沿著既定的目標前行,就能達到的一個目的地。
比如,我制定了5年的目標,我把這五年當作我重生的一輩子。我希望自己在五年后,我的公眾號粉絲能夠達到8萬,閱讀量能達到一萬,而且是出過一兩本書的作者了,另外做知識分享類的培訓,兼職收入已經超過主業的收入。(目前我公眾號粉絲一年累積了一萬,所以,5年8萬還是有信心的。)
我知道這條路是不容易走的,這是一條個人成長的道路,容不得我有一絲懈怠,因為我投入的只是業余時間。時間對我的稀缺更是考驗我的學習和工作效率,我必須讓自己時刻保持著好的狀態。
其次,明確要實現這個目標,每天必須做哪些事。平日里,我們忙碌的事情已經很多,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必須騰出一定的時間,我們用這些時間來提升自我,為目標添磚加瓦。我為了實現5年后的目標,現在每天至少騰出3個小時用來錘煉寫作技能,1小時閱讀,兩小時輸出。而且上下班的車上,我會聽音頻講座,零碎時間會閱讀訂閱的專欄文章。
為了更好地學習,我還報名加入了一些寫作學習群,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寫作心得。簡書、知乎,是很好的學習寫作的平臺,今日頭條是很好的檢驗寫作質量的平臺。每當寫作方面遇到困惑,我會去閱讀一些寫作技巧方面的文章,在簡書和知乎上可以找到這類干貨文章。在創作初期,閱讀量指標是我們追求的方向,我會把每天創作的文章發布在今日頭條,根據閱讀量、收藏和轉發量,來分析文章的受歡迎程度,然后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寫作。
最后,一定要學會反思。我在去年練習寫作的時候,經常是提綱式寫作,結果每篇文章都像是擠牙膏式地擠出來地,而不是自然流淌的,不僅自己寫得累,而且文章的流暢性也不夠,造成公眾號閱讀量低于了平均水平。現在我很明確地知道,自己要寫好文章還需要錘煉哪些能力。我今年主要是要讓自己多產,練習快速創作,練習思維的流暢性。只有思維流暢了,大腦才能騰出注意力來關注語言的優美程度。我所崇拜的一些寫手,都是有著這樣信手捏來的本領,以前我以為這是天賦,后來才知道,刻意練習后,每個人都能逐漸接近。我現在寫文章都是不列提綱的,只是簡單地在大腦中構思一下就迅速開始了,寫著寫著,思路和框架就自然產生了。
最好的方法都是要在創作過程中自己感悟出來的,多練,多想,多交流,我們現在付出的努力都是未來人生的伏筆。
日積月累,終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