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夜眠,一日三餐,生活仿佛機械般一成不變得重復著。常常會想:為什么必須按時吃飯,夜深了就要睡覺?不能餓了就吃飯,困了再睡覺嗎?我們總是踏著規律在行進。
也許有一天等太陽轉換了初升的方向,等自然的事物也沒有了定然,這些規律才會被打破。人總是受制于非人為。
長大的我們,回望后輩,滿心懷念。追隨時光,尋求載著各自希望的介質,看著身邊疼愛自己的人慢慢老去,獨自感慨:我們到底是為了什么活著?在對過去的無限追憶以及對未來的不斷思索之下,無數人總將生活比作它物來表達對其的理解。有一伙子人說享受當下才最實際,還有人認為應當拼搏奮斗為將來打拼,我們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一直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
可是更好的生活又是什么?是追求顯赫地位,滿貫錢財,學業有成還是幸福美滿?更好的生活只是我們對于追求生活下一個歸宿的代名詞。它在每個人眼中都有特定的含義 也許,我們都帶著某些目的性生活著,為擁有外物,或修煉內在。看著周圍越來越多親密的人結婚生子,祝福的同時總在想:我們最后的歸宿就是與各自伴侶攜手一生,相伴到老嗎?對于女人而言,幸福的家庭、美滿的婚姻或是生活的好歸宿,可安穩就是生活的歸宿嗎?并不完全吧,生活起伏不定,生命終結又延續,又有誰清楚地知道呢?何況孤獨的旅客和浪漫的詩人也總會停步躊躇。生活何處是歸宿?也許不會有答案,它本不是恒定不變的,又哪會有唯一的歸宿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