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廣泛,課堂的活躍性以及課堂角色的轉變也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變化,學生們課堂上對于案例的設計疑問越來越多,思維越來越活躍,教師的講解大大少于學生的自主實踐,充分體現了課改要求。
但是,在看似熱鬧的課堂上,好像少了一些內里的東西,以模仿來制作,步驟來推進,導致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在看似活躍的基礎上變得有些單一。
本文將結合拉塞爾·L·阿克夫和丹尼爾·格林伯的《翻轉式學習》一書,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具體談談翻轉式學校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必要性、信息技術課堂中應該注意到的教學和學習方式以及如何認識翻轉式學習中的學習目的
【關鍵詞】翻轉式學習 教學方式的轉變 延伸課堂
什么是翻轉式學習?翻轉式學習就是打破老師教學生學的課堂模式,讓學生自己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老師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進行輔助。
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老師教的內容,而是對一件事感興趣之后主動去進行學習。
這種方法不僅教會學生和老師們如何轉變學習和教育的方式,更是教會現代人,如何打破被動式學習的僵局,提高學習的效率,并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快樂和興奮點,從而不知不覺的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并且將終身學習變成終生學習化。
一、翻轉式學校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必要性
我們都知道,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方方面面,不僅是學校教育中看似可有可無的存在,而是應該在學校教育中占據主導性地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把教育信息化建設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中。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課堂的良好開設以及對師資力量的投入都是有必要的,在互聯網+的時代,教師的思維必須跟上潮流,從我們學校引進的希沃產品來看,對于信息技術現代化的操作還是十分看重的。
這就需要咱們的教師隊伍能把這個產品運用的得心應手,建設智慧型課堂,現代化翻轉式課堂。
那么,如何將翻轉式學習引入到信息技術課堂中呢?
第一、轉變傳統課堂上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角色設定,在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屬于薄弱狀態的,他的存在僅僅是解決學生們利用現有知識,利用各種方法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且,不能直接灌輸式輸入答案,而是層層引導學生給出答案。
第二、信息技術課是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不需要參加計分考試的科目,那么,對于實踐性的要求就更加的強烈一些。所以,在課堂中,不僅要壓縮講解的時間,對于案例的選擇也要由淺入深,步步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體現翻轉式學習中讓學掌握主動權的特點。
第三、及時的課堂反饋也是翻轉式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從作品的思考到作品的制作最后是作品的形成,都離不開反饋二字,不僅是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也是師生之間的學情反思。
通過轉變角色,層層遞進,及時反饋等方面,我相信,翻轉式學習法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一定會利用的非常好的,而且,,這種學習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利用翻轉式學習后信息技術課堂中方式的轉變
就像課程改革一樣,只要有改即有變化,所以,信息技術課堂融合翻轉式學習后,我想從以下三個放面來進行說明和預測。
第一、學習方式的改變
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是以基礎理論為大前提,設計相關作品、培養學生互聯網思維的學科。
如果要利用翻轉式學習的話,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利用信息化技術平臺、利用互聯網思維來獨立的、有選擇性的甚至是有目的性的學習。
每一堂課的知識點,通過導學案的方式發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基本要求,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從而真正有效的進行個性化學習,并且,在學生的差異性上,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來深入或者基礎學習。
第二、教學方式的改變
其實,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是相輔相成的惡,既然學生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那么,隨之而然的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相應發生轉變。
比如,我校跟隨課改的腳步,不僅在“1513”上提出要求,也在“互聯網+教育”的體系中,把生本教育的理念和信息技術進行了有效的融合。構建出充滿求知欲色彩、飽滿精神的色彩、興奮點色彩極強的自主探索課堂模式。
教師充分充當引領者或者說陪伴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探求合作,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課堂教給學生,從而達到翻轉式學習中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目的。
第三、總結方式的轉變
在信息技術課程傳統的課堂總結模式中,教師總是喜歡幫助學生梳理本堂課的知識點,為他們整理知識清單,照本宣科似的羅列總結條例,從而扼制了學生消化知識點的權利,但是,利用翻轉式學習方法,就將這種總結式病根改變了,他將使不同的學生分層發展,利用評價制度,包括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式,讓學生感知到自己意見的重要性,潛移默化的讓學生成為善于觀察,善于總結的人。
并且,在課堂上采用評價這種平等的狀態,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遵循了自然規律,正所謂“靜待花開,百花齊放”。
三、如何認識翻轉式學習中的學習目的
信息化時代的學習,互聯網思維的學習,其實不僅僅體現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中,上面講的每一個方面,都試用于各個課堂,各個學科。
我們每天都在告訴學生,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獲得什么?每一次撰寫教案的時候,都會出現教學目標目的是什么?
有的老師說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后報答父母,為了實現理想,為了逃離這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其實,就我而言,我都沒有明白學習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說,我到底想收獲什么?
《翻轉式學習》一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解析:
學習的目的到底是為了獲得什么?我們知道,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是四個等級。最低層次的“數據”很難對你有直接幫助,必須處理成“信息”才能有用,而“信息”是對數據進行處理的結果,但仍然無法像“知識”那樣告訴你到底該“如何做”。目前的教育大量傳遞信息,尊重關于“如何做”的知識,偶爾才考慮關于“為什么”的理解,但是對最高層次的智慧根本無人顧及。
對呀,學習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收獲什么?不就是為了達到智慧那個等級嗎。
作為一個信息技術教師,一個年輕的教師,我深知學生對我的重要性,深知課堂對我的重要性。如今對于課堂的把控力,我還欠缺特別多的經驗和修煉,我希望利用翻轉式學習這種新的方法,能夠幫我一把,讓我在我敬畏的職業中,能夠對得起學生,對得起課堂,對得起我所學習的每一個知識點,我看到的每一本書,我聽到的每一句教誨以及我學到的每一個經驗。
【參考文獻】
1.[美]拉塞爾·L·阿克夫, 丹尼爾·格林伯. 《翻轉式學習》[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杲玉梅.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Z]. 山丹縣東街小學: 杲玉梅,2000
3.王小平. 本領恐慌[M]. 海南出版社,中國企業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中國企業出版社, 2008.
作者簡介:南山慕90后野生大齡女青年喜歡用文字和聲音記錄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