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人人都應該是自己的CEO
你的時間比學費更值錢。
賺錢只是你能力提升的貨幣變現。
管理只對績效負責。
002.沉沒成本
抽離出去站在另一個人的角度遠觀自己和自己的沉沒成本,這種角度會更客觀。
止損也是一門智慧。
元認知能力,指的就是“認知的認知”。也就是說,你能認知到你的認知。當你在思考的時候,你能意識到自己在思考,進一步還能意識到自己在思考什么,又進一步還能判斷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結果是否正確,更進一步還能糾正自己錯誤的思考方式或者結果。
第二,也不是所有行業都適用最小可用頻譜機,比如大亞灣核電站,一次性把事情做對
路徑依賴是指給定條件下人們的決策選擇受制于其過去的決策,即使過去的境況可能已經過時。大腦的工作機制傾向于節省能量,既然已經有過一定思考,那么花費在思考其他選擇的能量,不如省下來,選擇以前思考的結果。
增加員工離職的沉沒成本,是HR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
HR安排面試之前,先要求應聘者已填表簡單筆試等理由,來公司兩三次。制造沉沒成本。
003.比例偏見
讓你覺得“占便宜”了,是商家的基本功;讓你覺得“占大便宜”了,是真正的高手。
音頻是課程(一次學習),文字是筆記(二次復習),漫畫是回憶(三次提醒)。
理解了現象背后的WHY(為什么會這樣),已經對應的WHAT(概念:比例偏見),才能舉一反三的HOW(靈活運用)
一切商業的問題,首先從人開始。
整個賭博業都是建立在損失規避心理上,獎勵由于懲罰
包郵是電商界的損失規避。
時間是未來一切商業的共同戰場,行業邊界日趨模糊,從用戶的角度說,消費一個產品支付的越來越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其次,人們因為對時間的使用方式不同而分層,越是社會上層時間越不夠,越是社會底層就越擁有大量閑暇。因此,為用戶省時間,價值將越來越大。
一、內容收費不是因內容而收費,而是在海量的信息中做了精選優化的服務而收費,它的價值不僅在內容更在時間,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大家的是時間使用效率二、內容收費是社會分層工具。三、內容收費可以構建更好的社群。社群自治和價值認同是未來商業最穩固的地盤。
以店鋪為中心,蘇寧可以輻射二十公里,一家飯店可以輻射五公里,這是以顧客的交通能力為半徑來服務,一庫房為中心,京東以物流能力為半徑,線上培訓學院,以知識源頭為中心,以平臺的影響能力為半徑,確實可以迅速將邊際成本降為零,看來這些高科復制類產品的傳統行業如果因循守舊,確實是無力為天了。
一、先站樁再練功夫,二、知識必須是自己的才有用,三、直接向高手討教。
學會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問題,提前知曉未來趨勢才能抓住時代機遇和商業機會。
消費心理學和經濟行為經濟學是商業中“術”的部分,商業世界的五大基本邏輯和互聯網的五大基本定律是基本規律,是“道”的部分,而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勢”的部分,要明白大勢,順應潮流,站在更高,角度看問題。
在少部分人那里,用最低的成本不斷摔倒,在從用戶的真實反饋里爬起來,才有機會做出真正受歡迎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