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黑馬(1199年-1261年),本名劉嶷,字孟方,劉黑馬家族是契丹后裔,祖上為遼太宗耶律德光之后。憲宗賜名也可禿立,祖籍濟南歷城,生于宣德威寧,大蒙古國將領。其名由來于其出生時劉家一匹白馬產下一匹黑馬駒,父親劉時起"黑馬"為他的小名,萬萬沒想到此后“黑馬”之名的名聲在外大過了本名隨著他走遍大江南北。
據史料所載,劉黑馬的祖父劉伯林是濟南歷城人,在金朝威寧任防城千戶官,于是舉家搬遷來西京路宣德州威寧縣居住。劉黑馬的父親劉時跟隨從軍。 1212年,劉伯林投降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從太祖東征西戰。劉黑馬二十歲左右起就跟隨祖父劉伯林出征,很好地鍛煉了劉黑馬的軍事指揮能力,年紀輕輕就大大小小身經數百場戰斗,常常出入戰場,從來不知道什么叫作害怕。劉黑馬有一次獨自外出,遇見金兵圍堵了部下13名蒙軍,形勢緊迫,劉黑馬立即騎馬拔刀就沖入了金兵的包圍圈,連殺金兵數人,救出13名蒙軍士兵黑馬在行伍軍中小有名氣。
太祖十六年,劉黑馬世襲祖父劉伯林職爵萬戶,佩虎符兼西京留守都元帥。太祖十八年,劉黑馬跟隨國師國王木華黎進攻金國鳳翔,同年又隨蒙古丞相孛羅攻打西夏國。太祖十九年,率軍攻破東平、大名等城立有軍功。太祖二十年,原金朝降將武仙占據真定城發動了叛亂,劉黑馬跟隨丞相孛羅前往征討平叛,連攻數日攻破真定城,武仙帶領叛軍殘部逃跑。
同年,金國大將忽察虎率四十萬金軍攻打山后諸州長城以南各地危矣,劉黑馬率七路蒙古軍在隘胡嶺與金軍大戰,劉黑馬利用地型優勢居高臨下,金軍遠道而來大軍疲憊,劉黑馬不待金軍休整,以逸待勞七路并出大敗金軍主力,降者甚眾繳獲牛馬兵車不計其數,此戰劉黑馬斬金軍主帥忽察虎,并以少勝多奠定了劉黑馬在蒙古漢軍中的最高指揮使的位置受到太祖親自褒獎。睿宗拖雷(監國)太宗元年,劉黑馬因隘胡嶺之戰獲賜虎符,被授山西兩路、太原、平陽等路萬戶,與重喜、史天澤等并為三萬戶,且居其首。 另外劉黑馬還跟從太祖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西夏,又大破金國之鳳翔城、南宋之西和、沔州等諸城也一并受封軍功。
太宗二年,拖雷自大散關借道宋朝伐金,命劉黑馬為先鋒借道南宋境之興元、金州、房州東下漢水。太宗四年,劉黑馬部集結于三峰山,遇金大將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所率金兵主力,雙方在三峰山展開對攻激戰,劉黑馬冒死沖鋒在最前,中軍陷陣營幾乎打光,但是越戰越勇,打的金軍直接潰敗,俘虜金將完顏陳和尚,殲滅金軍數萬人,劉黑馬率軍乘勝攻破香山寨及鈞州城,睿宗大喜賞酒五車。太宗窩闊臺賞其大功,賜金銀寶器、西錦、名馬、貂皮大衣等,又增設七萬戶,仍以黑馬為首,重喜、史天澤、嚴實等為次之。太宗五年,劉黑馬隨鐵車軍速不臺攻破金朝汴京城,太宗窩闊臺賜劉黑馬繡衣、玉帶、美女等。
太宗六年,劉黑馬隨東道宗王塔察兒(太祖幼弟鐵木格之孫)會盟南宋將孟珙合圍進攻金朝蔡州城,劉黑馬率本部人馬攻破西門,城破金國末帝完顏承磷上吊自殺,金朝119年終滅亡。
太宗七年,蒙宋戰爭全面爆發,劉黑馬隨同元帥答海紺卜攻打四川。太宗十三年,改授都總管萬戶,統領西京、河東、陜西諸軍萬戶,夾谷忙古歹、田雄等萬戶都聽劉黑馬節制。覲見太宗窩闊臺,窩闊臺慰勞他,賜銀鼠皮三百做成質孫衣(高級別的貂皮大衣)。不久后奉命巡撫天下,體察民情,應州郭志全在鄉里造反,牽連同鄉五百余人,有官員建議全部殺死,劉黑馬處死了為首者數人,其余人都從輕或無罪發落。
憲宗三年,隨憲宗蒙哥大汗到六盤山。當時商州與宋接境,常遭南宋邊軍侵擾,憲宗命劉黑馬鎮守此地,此后南宋軍便不再敢來犯。憲宗七年,劉黑馬覲見憲宗,請求設立成都路都指揮使以便經略全四川更好地完成占領,憲宗采納劉黑馬的意見,并命令他管理四川各地大小事務,并賜名尊號“也可禿立”。中統元年,劉黑馬被任命為成都路軍民經略使。四月,南宋朝瀘州守將劉整秘密派人與劉黑馬聯絡,表示愿意以瀘州及所屬十五郡三十萬戶投降元朝,一眾將領都認為劉整投降之舉不可信,認為其是詐降,但劉黑馬最終力排眾議,派兒子劉元振前去受降。 中統二年六月,劉整開門迎接劉元振入城,瀘州及所屬十五郡納入大元朝版圖。
瀘州在劉整降后不久劉黑馬身患病癥,他仍然親自督促轉運軍需,部將、兒子及下屬勸他多加休息,劉黑馬卻說:"國事萬急,以我死而無憾。" 中統二年(1261年)劉黑馬卒于成都路軍民經略使任上,享年六十三歲。后被元朝世祖贈太傅,追封秦國公,謚忠惠。劉黑馬一生征戰南北,為結束北方的割據戰亂和元朝的建立立有大功。
參考文獻:《大朝故宣差都總管萬戶成都路經略使劉公墓志銘并引》《元史》《新元史》《劉黑馬本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