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贊嘆Ray的智慧,這幅圖可以說概括了每個人無論自覺或不自覺,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在做的事情。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我們的體內真的不只一個自己,而Ray發現這兩個自我以及對他們之間關系的理解讓我對某些問題的思考茅塞頓開。
比如清早又一次的按時起床失敗。
Goal:按時起床,冥想
machine:
1.people:me(2)
2.design:
1)sleep cycle 鬧鐘,這款鬧鐘可以分析睡眠規律,在淺睡眠時將人叫醒
2)sleep if you can 鬧鐘(不去完成指定的拍照任務,鬧鐘不會停)
result:6點鬧鐘1叫醒后,直接關閉了鬧鐘2,繼續睡覺掙扎到將近8點多起床
問題出在哪了?在這個模型里問題只能出在兩個方面:people/design.問題恐怕出在me(1)對me(2)的判斷了,在me(1)的想象里me(2)會自然而然地照著昨晚的想法去做,鬧鐘響,冥想,起床,可是me(2)卻毅然決然地關閉了鬧鐘,繼續睡覺了。
這就是想象中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之間的差別,也是Ray所說的,大多數人失敗的真正原因在于不能客觀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對人來說是這樣,對truth的理解恐怕也是如此。試想一下你所做決策的依據是你想象中的people 和 truth,而這兩者恰恰又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個樣子,甚至相差很大,那么,你怎么可能如愿達成目標。前段時間的 ICO風波便是如此,那些夢想著靠ICO一夜致富,動輒ALL IN 最后虧得血本無歸的人,如果能夠正確的認識ICO和區塊鏈技術而不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幾十倍幾百倍的收益上,他們的決策會理智得多。
其實不應該用“想象”這個詞語,應該是“認知”,到這里我終于明白為什么principles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原則是 trust in truth.正如笑來老師所言,我們雖然頭頂同樣的藍天,腳踩同樣的大地,面對同樣的世界和同樣的問題時,拿出的解決方案有時卻截然相反,不同的認知高度會使我們走向不同的方向,最終成為不同的物種。
如果正確認識me(2):
1.從來不是一個早起的人,沒有早起的習慣
2.因為原因1,會本能地抗拒早起
3.讓me(2)早起或許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
那么me(1)或許還應該另外做些什么說服me(2)早起并養成習慣,design本身也是有問題的。
認識了真實的me(2),自然也要有針對Ta的新的design.
嘗試下列思路:
1.加入一個早起打卡群
2.為早起賦予重要的意義:
利用早上的時間鍛煉自己的說話能力,練習如何練就好聲音的課程作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