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初翻《拯救人類的哲學》一書,不禁揣測如此宏大的哲學命題如果僅僅是梅原猛這樣的哲學家提出恐怕也無可厚非,但卻出自稻盛和夫這樣的管理學家之筆卻不知何謂了。但是200多頁的小冊子,若想翻完亦是不難,但是其思想之深邃,場景之宏大讓人不得不敬佩稻盛和夫先生哲學觀的宏大。從埃及文明起源談起,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古文明的消亡,但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僅讀歷史我們看到的是歷代帝王將相的興亡更迭,但是若以文明的視角來看,這又該如何呢?
? ? ? ?縱觀文藝復興以來的幾百年的時光,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達伽馬征服了亞細亞,佩里炮轟開了日本國門,全世界在欲望的武力下被整合到了一起,當太陽從地球的一端升起的時候,哪里不是不列顛帝國的版圖,當太陽從西方落下的時候,哪里不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戰場。當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時候,他絕不會料到蒸汽戰艦成為了殖民者征服世界的利刃;當戴姆勒發明內燃機的時候,他絕不會想到內燃機坦克成為了希特勒橫掃歐洲的戰具;當費米設計出原子能的時候,他更不會知道原子彈價格成為兩極冷戰的恐嚇全球的力量。當人類在土地面前刨食在自然面前求生的時候,敬畏自然是我們的本能,一旦破壞規律毀滅就會隨之而來,但是工業化之后,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仿佛擁有了征服一切的信心,因為科技拓展了我們的雙手,技術增強了我們的力量,當我們沉溺于對科學崇拜的時候,欲望遮蔽了我們的雙眼,人類忘卻了對于自然該有的謙遜,更忘去了對于上蒼該有敬畏,也許沉迷于現代科技無與匹敵力量的時候我們還意識不到,霧霾已經在我們的身邊深沉的降臨了,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更是接踵而至,大自然用一次又一次的地震、海嘯、颶風像人類宣泄著自己的不滿,但是人總是健忘的,災難前腳過去,我們后腳就又陷入了傲慢。正如稻盛和夫先生在書中所說的:“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實業家,不管取得過怎樣的豐功偉績,一旦失卻謙虛,傲慢起來,那就必然滅亡。但問題是,現在的人類不約而同地一齊傲慢起來 。”
? ? ? 是的,資本主義的興起,讓原先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人類告別了農耕文明進入了一往無前的工業文明,在大規模工業機械化生產面前,上蒼對于人類生存的影響貌似減弱了,人們的欲望開始無限的擴張,而與資本主義相適應的“進步史觀”更是適時出現,它披著達爾文進化論的外衣,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富裕而又便利的國家不再是夢想,誠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我們的家庭越來越富足,但是我們的欲望又何時被填足過?越來越多的人變成了欲望的奴隸,被欲望鞭策著向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前進,經濟增長由原來的客觀描述變成了本身目的,既然經濟增長都成為了所有人的目標與價值觀,那么犧牲倫理也不再被某些人在意,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我們看到了扭曲如煉獄的華爾街,我們看到了被一切證券化的資產,沒有什么不能打包出售的,所以2008年次貸危機就此爆發。也許多倍杠桿的金融機構可以破產,但缺乏倫理的金融學卻已經貫穿了我們金融界的每一個角落,究其根源就是沒有一個金融家能把自己的傲慢收起,將自己的謙遜展現出來。
? ? ? ? 在現在的社會美國式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世界每個新興經濟體的追求,在中國每一個中國人何嘗不想象自己能夠像美國一樣有著自己的別墅,自己的汽車,閑時可以去夏威夷度假,去佛羅里達享受冬日的溫暖,這種美式的生活方式意味的是全世界最高的能源消耗,最大的資源浪費,在世界負擔美國人的生活就已經步履維艱的時候,如果多達13億的中國人再去如此,恐怕這將不再是中國人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小確幸,而是整個世界的災難了。那我們的追求該是什么?我們在看到美國的燈紅酒綠,滿目繁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時候,看不到的卻是階層的固化,社會流動的滯后,美國政壇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不過是少數的家族,龐大的貧困階層在為了每天的衣食住行奔波,只有在占領華爾街的那些許運動中才能看到他們少許的面容。如同稻盛和夫先生所說的“如今美國的實力已達極限。至今為止,支撐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表面上是“自由”和“民主主義”,實際上是“世界第一的軍事力”和“世界第一的經濟力”,美國正從制造業抽手,開發了現代金融學這類有缺陷的學問,專門用它來賺錢,可以說,這是資本主義的末期現象。”
? ? ? 當我們的大多數的高校畢業生都義無反顧的放棄自我所學的理工科專業奔向金融經濟的大潮的時候,不該有點自我的反思嗎?當中國經濟陷入不可避免增速下降的新常態的時候,金融的一枝獨秀該不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正如幾百年前的王陽明所說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正如現今稻盛和夫先生所說的“心的管理”才是一切的根源。
? ? ?世界經濟的發展模式不是唯一的,我們不談什么拯救人類的大道,每個人從自我做起,拯救自己的心,讓我們心存良知,此心光明,敬畏自然就是最好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