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破常規,橫向思維
盡管這個小故事我以前就看過不止一遍,但今天咋一看到,還是慣性思維,選擇自己開車送老婆婆。“你的車上只有一個座位,你該讓哪個人搭你的車?”我的思維只停留在三個人選其一,哪個都不是最佳選擇,這時的思維被框住了,或者說一直沒有擺脫僵化思維。沒有跳出來看事件,既然有喜歡的夢中情人,如果把鑰匙給朋友,讓朋友送老婆婆先走,自己陪夢中情人等車就是齊全齊美。
我們常說的創意就是創新意識,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系統思維、模糊思維和直覺、靈感等多種認知方式綜合運用的結果。要重視直覺和靈感,許多創意都來源于直覺和靈感。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各種新知識的發現應用、新技術的發明創造都離不開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本質在于將創新意識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實現創新活動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飛躍。要敢于打破常規,培養創新思維,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社會才能進步。
2.游戲的兩面性:惡魔和天使
游戲之所以讓人著迷,是因為游戲在設計時考慮了人的特點,喜歡獵奇、追求成功和即時反饋,游戲中設立了很多通關環節和獎勵,不知道下一關是什么,在游戲中面臨著一個個挑戰和機遇,游戲通關后會給予肯定和夸贊等即時反饋,未通過會給予鼓勵,讓人玩起來樂此不疲。
Zamzee(兒童可穿戴公司)和可汗學院把游戲背后的設計機制應用到生活和學習中也取得了成功。要正確的看待游戲,魔鬼不總是魔鬼,運用得當就變成了天使。
當孩子沉迷游戲時,很多父母就一味地指責批評孩子,把游戲視作洪水猛獸,本能的排斥和抗拒。結果往往越抗拒越持續,很多孩子為了玩游戲與父母斗智斗勇,沒有把大量寶貴的注意力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對付父母上。尤其是“差生”,在學習中很受挫,只有在游戲中的虛擬世界里找到了自我存在感,愈來愈沉迷游戲無法自拔。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好好學習游戲背后的設計理念,將這種理念用在引導孩子學習中、閱讀中,將孩子養成良好的的學習習慣和閱讀興趣,孩子就會主動的遠離游戲。
3.機遇與積累
機遇從來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沒有良好的自身儲備,機遇來了也抓不住。只有長期的堅持不懈的積累潛在力量,在不期而遇的機遇到來時才能成倍地放大功效。所以在機會沒有到來時,要做的就是勤于積累。沒有金剛鉆,就攬不了瓷器活。這符合辯證法關于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量變是質量的前提和基礎,質量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因此,量的積累是事物發展的開始和條件,一定要重視積累。機遇是在量的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出現的。沒有量的積累,就無所謂機遇。
機遇很重要,是質變的契機,因此,既要做好積累,又要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