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猬型員工
前幾天,我的二位下屬又吵起來了,起因是分配工作任務(wù),我的那位刺猬型員工抱怨說分單的人有私心,故意報復他,分給他的單據(jù)都是一些不好的單,因為就在前幾天,刺猬型員工就因為分單的事情把分單的人氣哭了。這一次,我不打算沉默以對了,我決定約談一下刺猬型員工,讓他懂得閉嘴。
我明確地跟他講,公司不是你家,不是你想怎么樣就可以怎么樣的,分單的人有權(quán)利按她的要求來分配單據(jù),前提是我認為合理就行了,而不是取決于這位刺猬型員工的看法,他的看法不重要,如果你覺得不公平,你可以選擇離職,我希望我的團隊是一個和諧的團隊,大家出來賺個錢也不容易,不要一天到晚在扯皮,鬧不愉快,這樣不僅你自己不高興,別人也難受,我不能因為你的壞脾氣,而讓整個團隊受氣。
第二天,他來跟我認錯,說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希望我能諒解他,我說只要你自己認識到了錯誤,能改,還是好同志,我們是歡迎的。
其實團隊無論大小,都有那種刺猬型員工,總喜歡雞蛋里挑骨頭,總喜歡說自己脾氣不好,甚至過分的是,明明是他跟別人吵架,他反而有理了,說明明知道他的壞脾氣,別人為什么不讓著他一下。
你脾氣壞就該讓別人讓著你,是不是你抽了我左臉一個耳光,我還應(yīng)該將我的右臉轉(zhuǎn)過來,讓你再在我右臉上抽一記耳光。明明是你脾氣壞,憑什么要讓別人來忍受你的壞脾氣,這簡直就是神邏輯了。我又不是你爹你娘,我憑什么要慣著你。
2、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以德報怨”這句話,以為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甚至很多人奉為人生指南,但是,這些人明白這句話的典故嗎?今天,我就來掃掃盲,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句話的典故。
孔子的一個學生問了孔子一個問題:“以德報怨,怎么樣?”孔子是這樣回答的:“你這樣子的話,那以什么來報德呢?正確的作法應(yīng)該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睆倪@句話來看,孔子還是一個很生活化的人,不是一個迂腐的人。
試想一下,當你身邊有這樣一個老是怨恨你的人,總覺得你這樣做也不行,那樣做也不行,總是不能讓他滿意,你還一天到晚遷就他,以你的高姿態(tài)回應(yīng)他,用你的恩惠感化他,時不時用你的熱臉去貼他的冷屁股,接受他有一句沒一句的冷嘲熱諷,忍受他對你的羞辱。我們就會覺得,不是那個人有問題,而是你自己有問題。因為你喜歡慣著他,使他認定你了,吃定你了,覺得你就是他碗里的菜,想什么時候吃就把你吃了。你想一下,你是不是哪一天不下賤就難受,你是不是哪一天不被人騎就難受。
醒醒吧,不要用你有限的體溫去溫暖永遠溫暖不了的心,你不是圣人,你沒有圣人那么大的能量。關(guān)鍵是,圣人也不會浪費他的能量去溫暖這樣的人。這就是為什么孔子當魯相才七天就誅殺少正卯,而沒有選擇去愚蠢地想感化他的原因。
徹底斷掉“以德報怨”的幻想,回到“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現(xiàn)實中來吧!
3、小品《我慣著他》
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多年前看的一個相聲,名字叫做《我慣著他》,里面說的是:走在路上,一不留神,從樓上潑下來一盆洗菜水,讓路人成了落湯雞,這時怎么辦?我慣著他,讓他碰上脾氣爆的人,讓他人去修理他。最好哪天他倒一盆開水,讓一混蛋碰上了,給他腦袋打成震動的,耳朵打成彩鈴的,鼻子打成翻蓋的,舌頭打成平板的!你過紅綠燈的時候,突然一個闖紅燈的自行車將你撞倒,這時,你怎么辦?我慣著他,我讓他闖紅燈,闖習慣了天天闖。還別說,那哥們說了我這個舒服啊,騎上自行車“嗖”就竄出去了,到一拐彎路,“砰”!又撞了!這次是自行車被汽車撞上了。剛才那那滿臉橫肉,現(xiàn)在變成肉湯了。
這樣的場景估計在我們身邊無數(shù)次上演過,當然,當事人可能沒有這么下賤,但骨子里的想法是一樣一樣的。都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虧是福,讓他去碰別人的釘子,把他的小毛病慣成大毛病,來別人來幫你算秋后的總賬。這算盤打得是夠精了,既成全了自己“豁達”、“心胸寬廣”、“有容人之雅量”的美名,又讓別人替自己出了氣。
4、誰能替我發(fā)聲?
這個時候,我默默地想起了銘記在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的德國新教牧師馬丁.尼莫拉的短詩。
當納粹來抓共產(chǎn)主義者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共產(chǎn)主義者。
當他們囚禁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來抓工會會員的時候,
我沒有抗議;
我不是工會會員。
當他們來抓猶太人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
已經(jīng)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
5、假君子培養(yǎng)了奴役自己的暴君與暴徒
當新聞上報道什么“垃圾人”殘害了誰誰誰的時候,我們的朋友圈就在不斷地轉(zhuǎn)發(fā),提醒大家不要去理會所謂的“垃圾人”,這何嘗不是在變相地慣著他,當“垃圾人”在殘害受害人的時候,為什么沒有人能挺身而出,拉人家一把,還不是我們總想著讓別人替自己來擋災(zāi),還不是每個人都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盤”。
醒醒吧!我們有沒有認認真真地想過這些問題:“是誰制造了這些垃圾人?”是誰給了“垃圾人”成長的土壤與空間?難道我們都沒責任嗎?不要再站在所謂的道德的高度來講那些虛偽的廢話,讓我們多點真誠,來探討問題的根源。
試想一下,當碰到他人的壞脾氣的時候,我們不是選擇忍氣吞聲,而是選擇勇敢地反擊的時候,他下次是不是會收斂一點?當碰到幾個小學生在欺負一個同學的時候,我們不是選擇旁觀者看熱鬧的心態(tài),而是選擇勇敢地制止他們,這幾個小學生以后長大成為壞人的機率是不是要少很多?當一個人做了壞事的時候,我們不是選擇原諒,而是選擇讓他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他是不是會長一長記性?
收起你那虛偽的同情心吧!收起你那自以為高明的小算盤吧!正義需要聽到你的呼聲,正義需要你的援手,正義需要你的行動。
最后,我想送給大家一句話,這是劉備臨終前的遺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美好的世界需要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的社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別做麻木不仁的旁觀者,別做事不關(guān)己的壁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