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周過得有點混沌:
11月16日,公公因為胰腺癌離世了,我和孩子在當天匆匆忙忙地趕回老公老家,參與公公后事的料理。因為老公家對于人的葬禮非常重視,相關的風俗也非常繁瑣,孩子也必須參與其中。
所以自從11月17起到11月23日這一個星期,我和孩子都呆在老家,我一邊指導孩子學習,希望他不要為此落下太多的課,一邊竭力配合著那邊所有的習俗,把需要我做的工作都做好。
雖然我并不認同那邊的習俗,但是卻身不由己。我不喜歡每天吵吵嚷嚷的環境,這讓我感覺到很煩躁,也無法踏下心來做任何事情。盡管我有時會讓自己躲進書里,暫時逃離一下周遭的喧鬧,可是內心仍無法平靜。不知道是自己的定力不足,還是現在越來越無法適應復雜的環境了。
于是,我索性就讓自己接受現實,不強迫自己必須要做些什么有意義的事情了。在那幾天里,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把我的角色扮演好,再把孩子的學習抓好,其它的事情,就等到心情平靜時再做。這樣想來,心情果然輕松了很多。
雖然我一直都覺得時間寶貴,不可以輕易浪費,但是有些時間必須要拿來付出,也許在我看來這段時間沒有被好好利用,有可能對于別人來說,這段時間可以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其實也可以算作沒有浪費。
這兩周的思考:
1、這兩周我寫完了一篇書評,讀完了《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時間的禮物》,《好心情修煉手冊》,每周更新一篇小紅書,寫完了兩篇有感而發的長文。
自從我停止簡書的日更之后,漲粉的速度和獲得鉆的數量就明顯減少了,但是我卻并沒有特別在乎,畢竟我也不是靠這個掙錢的,抱著一種“來則歡喜”的心態,一切隨緣,就不會有太多的失望。
因為不用日更,我開始不用每天都是讀一些方法論的書,而是專注于一些輕松有趣的,好玩的,顏值高的書,最近約的書也都是這個類型的。像是小說和散文,以前都不怎么受我的待見,最近卻讓我非常感興趣,我覺得讀書的目的之一就是愉悅自己,這類書可以讓自己增加對美好生活在的感悟和體驗,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2、關于育兒,孩子最近在讀書和學習方面有了一定的自覺性。雖然他有的時候還是不想學習,不想練琴,但是只要和他事先做好學習規劃,他還是能夠按計劃執行的。在后面的教育過程中,我還是要多給他鼓勵和表揚,這一點真的非常有用。不得不說,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是作為家長始終都需要修煉的一門功課,需要我們持續去學習和實踐,才有可能見到效果。
3、關于自媒體運營,我知道自己沒有那個精力去做太多,但是我還是會以“分享”的心態去定期發布小紅書,去寫一些讀書感悟。這些事情都是我自發地,心甘情愿去做的,其實與收益沒什么關系,而且我讀書的目的壓根兒也不是為了掙錢,就是為了學習和愉閱自己。如果能順便積累一些粉絲或是掙一點收益,那我也會很開心的,就是抱著一顆平常心去做就好了。
4、關于獨立,我覺得自己最近更加獨立更加有底氣了。特別是在花錢方面,我不用再摳摳縮縮,而是很大方地去花自己認為值得的東西,比如給孩子報的一些課程,比如在公公喪事中替我父母拿的小1萬元,比如給孩子花錢拍寫真,這種經濟上的獨立自主讓我很有成就感。而且我并不認為錢花出去就沒有了,我會覺得這些錢我都可以再掙回來,這種感覺真的是很爽,所以我現在會非常努力地工作,工作會帶給我更多在經濟上獨立自主的余地。
現在回想一下,其實我的整個11月都過得比較輕松,但是人放松久了,還是希望回歸到一種有點緊張的狀態的。
12月我準備把讀過的書做思維導圖和總結。如果沒有好書先不約書了,把手里的書寫完書評。
預計要總結完這四本書:
《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五種時間》《高效閱讀》《給自己一小時》
如果一本書用一周的話,從明天起我計劃每天發布一條300字以上的讀書感悟,用輸出倒逼輸入,這是提升讀書效果的最好方法。?